一、走进曲阜琉璃瓦厂,探寻千年技艺
曲阜琉璃瓦烧制技艺于2014年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曲阜琉璃瓦厂位于孔子故里曲阜市,是一家专业生产传统建筑琉璃瓦的企业。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首先参观了琉璃瓦的生产线,了解了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制作的整个过程。专业师傅们讲到琉璃瓦生产需要精细的操作。它要经过严格的选料,耐心的制坯,适宜环境的晾晒,用心的上釉,高温的烧制,缓慢的冷却,最后的质量检验,才能制作成功。他们还讲到,曲阜琉璃瓦烧制技艺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在中国的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感叹道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工艺美学的魅力。实践队员们不禁为老师傅们竖起了大拇指。在厂区,社会实践队员还看到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法琉璃瓦。实践队员上前细细观摩,并发现古法琉璃瓦有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的运用,使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璀璨夺目。它们还有多样的造型,既有传统的龙、凤、花卉等图案,也有现代的创新设计。瓦的形状通常为半圆形或拱形,两端略微翘起,形成优美的曲线。这种独特的造型使琉璃瓦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动感。这些瓦片见证了曲阜琉璃瓦厂的历史变迁和技艺传承。
二、亲自体验传统工艺,交流互动激发创新思维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还亲自动手体验了琉璃瓦的制作。在专业师傅的指导下,队员们沉浸于琉璃瓦世界中,并学习了揉泥、制坯、刻画、烧制等一系列工艺。通过亲手制作,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叹于古代先人的智慧和老师傅们的传承精神,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传统工艺的精湛和独特魅力,对曲阜琉璃瓦厂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实践队员们还领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历经磨难沿着历史长河传承至今的艰辛与不易,并意识到了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最后,实践队员们与曲阜琉璃瓦厂的专业师傅们进行了交流互动。我们围绕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企业文化与发展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实践队员赵文舒想到,可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传的琉璃瓦进行外观上的创新创造,制作出精美小巧,古色古香,符合曲阜孔子文化底蕴的工艺品。不仅可以在旅游景点可以作为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催化剂,吸引外来游客的眼球。还可以通过线上售卖,形成一条新的营销道路,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向外输出孔子文化。老师傅夸赞了这一想法并说到,我们这一代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交流中,社会实践队员们认识到传统工艺要想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需要不断创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积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社会队员们也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三、感悟收获,立志传承文化
实践活动结束后,社会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他们感叹道,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亲身体验了传统工艺的魅力,还对曲阜琉璃瓦厂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我们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曲阜琉璃瓦的独特魅力,还激发了我们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在新时代背景下,曲阜琉璃瓦厂将继续致力于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翰墨乡韵”社会实践队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