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返家乡 逐梦正当时
——“致最可爱的人”团队寒假社会实践新闻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向广大群众学习,锻炼才干的机会。学校号召在校大学生们要学会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为此,通过返乡实践,团队成员将书本知识与群众实践进一步结合,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锤炼意志品格,磨炼社会化能力,贡献青春智慧,服务家乡建设。
1月22日到1月28日,计算机学院“致最可爱的人”实践团队的崔英美同学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加遇到其家乡社区妇联的“巧手做花灯 欢乐迎新春”节庆活动中。与她一同参与的都是朝鲜族同胞,通过活动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手工花灯的做法,而且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的优秀精神。崔英美同学总结:“大学生们应当多去社区这种基层一线场所学习,简单的公益活动往往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崔英美在其家乡社区妇联参加节庆活动志愿者
1月25日到1月29日计算机学院“致最可爱的人”实践团队的袁巧林同学通过志愿活动的方式反应了其家乡公安的号召,作为返乡大学生中的一员参观禁毒教育馆并学习。首先,袁巧林同学在大湖之光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参与了禁毒宣传部署会议,随后在洪泽禁毒教育馆内学习禁毒知识,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并配合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图为团队成员袁巧林在其家乡参与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专项活动
1月30日到2月10日计算机学院“致最可爱的人”实践团队的吴思怡同学在常州经开区图书馆做志愿者,志愿内容为整理、分类书籍,归还借阅并贴书膜。吴思远同学积极参与到服务群众工作,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她说:“能够力所能及地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一些事情,哪怕很小都是一件值得坚持的好事。”
图为团队成员吴思怡在常州经开区图书馆做志愿者
2月1日到2月10日,计算机学院“致最可爱的人”实践团队的杨杰同学深入社区服务和公益服务,成为义警志愿者,通过执勤疏通道路,参与到其家乡的基层治理日常工作之中。通过管理并观察车辆流通,她对于家乡经济发展和变化也有了新的认知。杨杰同学说:“无论身在何方,我们大学生都应该保持对家乡的关怀和热爱,为家乡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图为团队成员杨杰在其家乡成为帮助义警疏通道路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