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大家庭中,无锡惠山古镇独树一帜。惠山脚下,历史上曾出现过150多座祠堂,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祠堂建筑及遗址百余处,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类型之全、保存之完好,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这片古祠堂群是大运河畔的璀璨明珠,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彰显着江南地域文化的形与神。
■ 弘扬祠堂文化的家国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的这种辩证关系,既是历朝历代开展地方治理的主要模式,也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惠山祠堂祭祀的诸多先贤,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们有着“家国一体”的思想观念。“如张载、范仲淹、陆贽、李绅……无锡人祭祀他们,是希望把家族的德行、家训与国家的德治、法治并行起来,让家国情怀代代传承,发扬光大。”在王辉看来,惠山祠堂群积淀了中国人最根本、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因此惠山祠堂群不仅折射出深厚的传统文化价值,也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体现,这也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挖掘和弘扬祠堂文化的当代价值。
■ 打造文旅融合的样板典范
把惠山古镇打造成文旅融合的样板典范,才能更好地彰显祠堂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其成为更多人的出游目的地。眼下,惠山古镇二、三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围绕“旅游+”新业态,惠山古镇已经推出了“崇德倡廉”文化旅游线路、历史文化研学课堂、非遗技艺传承展示等多层次、多形态、多品牌的文旅产品,形成了文旅产品的有效供给体系。据悉,惠山古镇三期项目将以“二泉映月”为文化IP,打造“国乐之城”,建设世界级的国乐交流高地。“这样的创意恰如其分,在规划内容上,需要系统化呈现这一IP,实现城市标识度的提升。”在专家学者们看来,惠山古镇本身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IP,应当不断深挖其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霍义平提出,依托庙会,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展示、传播手段,可以使参观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式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惠山庙会盛况,从而更好地彰显无锡元素,讲述无锡国际标准故事,这也是吸引年轻人打卡的可行之举。
■ 重视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惠山祠堂文化代代相传,教育和帮助了一代代人的成长、成才、成功,在一代代人的接续研究与传承中,惠山祠堂文化也将发挥出更大价值,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