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青年党史学习情况的研究报告
学校名称:常州大学
团队名称:红色信使寻访团
指导老师:王昕雨
作者姓名:雷雯 何佳桐、刘帅、向泽锐、黄欣彤
摘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努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本团队依托各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优秀的红色革命基因库进行走访调研。在活动中,我们以当地革命人物、先进党员为出发点,探索红色足迹,追寻红色记忆。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高效组织青年学子通过深刻有记忆点的方式来推进党史学习常态化有助于引导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珍惜宝贵的红色财富、激发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充分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红色记忆、不忘初心、党史学习
一、调研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调研背景
新时代新征程,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望来路,踏新程,在我学院志团的号召下,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深入地让红色基因流淌在民族血脉中,凝结在人民记忆里,悦动于生活实践中,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开来,团队成员分别对各自家乡的红色文化基地和常州市三杰纪念馆的建设与变化进行了解和参观,通过对当地居民和社区书记及对其他工作人员的采访了解了刚刚红色基地的时代变迁与精神传承、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及中国青年的思想觉悟自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来的传承和发展。
调研目的
首先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可深刻体会“依托红色资源,发掘红色故事,感悟红色文化”的主题,学校新思想,发展新姿态,开阔眼界同时,促进家乡及常州的红色文化基地发展。二是发挥所长,做出成效。同学们要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更要学以致用,将所学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真正意义上做到学研共促,促使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三是为了拓展自身思想与行为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程度,增加个人对社会运行的了解程度,增加竞争经验,扩展锻炼和提高自我的潜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可以真正走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
(三)调研意义
为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助力红色文化宣传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为红色文化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当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思想传承,红色文化,学习党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引导青年学生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以崭新的姿态引领新青年开创新思想,团结引领青年学生深入学习感悟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青春力量。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提高思想感悟
这次实践活动有利于高校学生切身的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开阔自身的对于社会于思想的认知,有效的扩充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帮助社会进步,结合自身所学,实际应用在自身生活,促使带动身边群众,力求促进提高全民素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结合自身以促学研落地,丰富社会实践经验。
有利于高校学生正确认知自己,对自身成长具有全面的规划意义。切身的社会实践活动,能看到自己和社会之间的供需关系,个体与集体在力量上存在的缺乏,深入理解自我存在发展价值,比拟客观地去重新熟悉、评价目我,使用自身在高校内学习的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努力扩充成果落地,通过累计丰富实践经验,深入红色精神认真感悟自身及未来发展,最终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提升自己个人素质及工作能力
通过对各红色基地附近居民及工作人员的采访、沟通,提升了自己存在于社会的实践能力,而且在面对实践的困难和危急面前,可锻炼高校生在实践问题处理方面的能力,最终促进自身实践能力及自身思想的进步。多次从事实践活动,并持续深化概念,高校学生在主动参加的过程中,就会渐渐具备独立自主,合作共进,坚忍不拔的优质自身优良品质,养成独立务实的思想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未来进入社会做出良好的铺垫。
调研过程
采用团队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常州三杰”的故事作为起点,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再以一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各自家乡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一)实地调研,依托红色资源,重走红色足迹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依托各地的红色资源,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当地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情况,推动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团队在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三杰的故乡和成员所在家乡的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的黄继光纪念馆进行了实地调研。我们参观了三杰的故居、纪念馆以及相关的历史遗迹,纪念馆中展示了大量的历史文物、照片、文件等,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通过参观展览、了解历史文献和听取讲解等方式,深入了解了他们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和影响,清楚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的理想信仰和人民服务精神,感受他们为了革命而奋斗的艰辛和牺牲,直观地感受到红色精神的力量和魅力。同时,和馆内工作人员交流,了解纪念馆的建设和管理情况,以及他们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理念和做法。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作用,传承红色精神,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亲身体验,可以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革命历史,了解和缅怀那些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英雄们,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了解红色精神。
(二)学习体会,挖掘红色故事,感悟红色精神
在实地调研和访谈过程中,我们发掘了许多红色故事和红色精神,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或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奋斗,或是为了信仰和理想而不屈不挠。这些故事和精神的背后,蕴含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在发掘红色故事和红色精神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刻理解红色精神的伟大和崇高,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和奋斗精神。同时也领悟到了许多道理。我们也通过对参观游客进行采访,宣传红色故事。在过程中,我们领悟到了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需要不断创新和创意,需要推出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品和活动;我们领悟到了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红色文化;我们领悟到了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需要注重实效,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实际效果。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听专家讲解以及与当地人民的交流,深入了解了常州三杰的人生轨迹和革命精神。我们被他们无私的奉献、坚定的信念以及无畏的勇气所感动,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无私贡献和伟大精神的深刻理解。红色精神不仅体现在革命战争中,也体现在平凡的生活中。在困难的岁月里,人民群众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度过难关。他们的团结、勇敢、坚韧、奉献,构成了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传承精神,体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红色故事中所蕴含的红色精神。红色故事中的人物,无论是革命先烈还是普通人民,都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为了信仰和理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中。他们的精神力量和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继续前行。我们决定将这种红色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如组织主题活动、举办讲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在7月8日和9日我们将收集的红色故事进行整理,和常大附属小学与鸣凰小学进行合作,开展了关于“当党史学习教育”的宣讲活动。依托大学生的学习资源将红色精神传承给小学生。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调研,能够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红色文化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推动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伟大的红色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携手并进、奋勇向前。红色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奉献精神。它激励着人们为了理想和信仰不断前行,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断奋斗。红色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在今天的时代,我们需要以红色精神为指引,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必将抵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三、调研结果分析
我们首先在常州本地寻访了坐落于常州市中心南隅的常州“三杰”纪念地,包括常州“三杰”纪念馆、瞿秋白故居、张太雷故居、恽代英纪念广场,始终牢记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说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由共青团干部来抓,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重视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以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高校共青团要突出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这一核心任务,着力增强大学生价值判断引导和思想政治引领,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发扬好红色文化,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赓续红色基因。除了在红色文化基地内及周边街道上对部分民众进行了简单调研,我们还在常州市不同行政区内随机调研访问了游客以及当地群众200余人。
根据调研结果,大部分群众都相对了解常州三杰及相关红色文化
更有许多的群众在谈及红色文化的传承发扬时,积极发表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想法。
而当我们在和红色基地中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谈时,更能切身了解到“常州三杰”对于本地人的鼓舞和激励,以及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前来常州“三杰”纪念地的访客数量逐年递增,虽然中途由于疫情防控导致无法接待大量游客,但那之后于2021年,“三杰”红色文化纪念基地访客数再次上升,可见群众的敬意和红色革命之心不减。
作为常州市级、江苏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馆,“常州三杰”已成为广大青少年重要实践基地。高校共青团组织更要时刻根据广大青年团员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和丰富多采的实践活动,让学习“常州三杰”精神与青年团员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相统一。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促成与红色场馆的通力合作,通过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路线,加强三杰精神的吸引力和参观者的获得感。让“常州三杰”精神植根于广大青年团员的心中,践行在日常的生活中,从而推动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打造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本次在常州的寻访调研不仅是我们对高校红色实践的落实,同时也是在感悟常州红色文化,体会红色精神,对常州“三杰”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同时,也寻访参观了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的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纪念馆原馆位于中江县城关下南街,由古文庙前半部分改建,于1962年10月20日黄继光牺牲1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新馆于1985年迁建,1987年10月20日对外开放。1996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六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近年来,先后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公布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四川省党员教育培训省级示范基地”、“四川省学法用法示范单位”、四川省“红领巾”志愿服务岗、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根据馆长徐琳的描述,2008年实行免费开放前,纪念馆年参观人次不超过10万。而根据调查显示,近十年来,黄继光纪念馆参观人数激增,2019年创下75万人次的最高纪录。而根据我们临时几天的随机调研,以及和工作人员的交流发现,来参观黄继光纪念馆的青少年数量在逐渐增加,并且有不少人表示愿意在纪念馆担任讲解游览的志愿者。
四、结语
望来路,踏新程,薪火相传永不停。红色信使寻访团寻古探今,重温三杰往事,感悟红色精神。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体验社会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是一次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机会。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在实地调研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也能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望来路,踏新程”的主题。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最好的行动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并为之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不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铸就新的辉煌。
我们的党史是一部:奋斗史、思想史、自身建设史,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历史。在学习党的历史过程中,看到了党不断与时俱进,从势单力薄到众志成城,党领导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和历史性的飞跃,使祖国经济政治日新月异,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参与力量!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吾辈青年更应该去解读蕴藏在百年征程中的初心使命,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牢“有理想”的首要标准,团结引领广大青年自觉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充分展现了百年大党正青春、新的征程再出发、万众一心齐奋斗的宏阔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是党的领袖对青年一代发出的伟大号召,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共青团要引领广大青年自觉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茁壮成长,扛起时代责任,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强国伟业前景无比美好,但前行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宏伟目标、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应对更为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需要亿万胸怀远大理想、一辈子坚持为之奋斗的有志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跟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做出新贡献。新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更美的风景永远在前方。让我们一起向未来,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书写强国强军更加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