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导视系统设计——以连南乡村振兴示范带为例
(一)选题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我省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谋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根据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基础,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做到各美其美。
乡村振兴示范带是以中心村为节点、圩镇为枢纽,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的先行示范区。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改善环境为基础、以提升风貌为标志、以发展产业为核心、以特色文化为内涵、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在整合优势资源、发挥集 聚效应、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结合典型案例的分析,形成可供借鉴的以设计为主体性价值回归并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一特色”品牌,推动典型村的优秀经验向广东全省纵深推进。以设计尊重并发扬多元的人文生态,推动健康的产业生态和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
2、实践意义
(1)实现产业振兴——形成富民兴村产业新格局.大力发展多元化乡村产业,有序推动大叶茶、有机稻等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两大产业园区:稻鱼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茶药菌现代农业产业园。
(2)实现文化振兴——充分激发乡村民族文化发展新活力。充分挖掘“瑶族耍歌堂”“瑶族长鼓舞”“瑶族婚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禀赋,加快创建千年瑶寨5A景区、油岭文化旅游特色村4A级景区、金坑少数民族特色村,打响“世界瑶乡”品牌,打造“活着的古村落”。
(3)实现生态振兴——建成生态宜居环境。筑牢生态屏障,提升生态资源价值,以绿道系统串联美丽田园、特色产业与自然风光等特色资源点。
(4)实现人才振兴——搭好平台,建成人才发展空间。连南县人才驿站于2017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至今已引进“连南大叶茶优良品种选育”等3个省科研项目,举办了食用菌、瑶山茶、农村电商等80多期培训活动,成为连南县引育人才,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培养实用科农人才、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
二、调研情况
(一)现有产业
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三排乡村振兴示范带起于三江镇金坑村金坑自然村,终于三排镇连水村墩龙洞自然村,总长度约为35.63公里。主要依托省道261和县道395,沿线经过9个行政村,分别是东和村、六联村、联红村、新和村、金坑村、新和村、联红村、六联村、东和村、山溪村、油岭村、连水村和南岗村。
坑口示范茶园、主要是宣传技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带动产业发展。产业模式:公司+农户,流转村民土地进行茶叶种植加工,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据工作人员介绍,野生管理的茶叶,尤其是被虫咬过的,更加重花香、蜜香,制成的茶叶“东方美人”可以卖到1000元每斤,还有野蜂放养,和共计25个蜂箱,蜂蜜销售可达到150/斤。这个园区还是种质园,培养了许多实生苗,是产学研合作基地。
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是由党委负责+公司运营的模式,每年企业资金投入20w+,还有县政府、县委的专项扶持资金,计划打造本地“工匠所”,培育农业工匠型+电商+瑶族+文创产品的多方面人才。
文化实践站、党群活动中心、红色村史馆,记录了瑶族第一面红旗的故事。在人居环境整治上,尤其是特色的风景点,要做好三线的整治,做到规范规矩。在少数民族特色展示上,要增加建筑门头门脸的瑶族特色装饰,用“乡土材料”例如鹅卵石、木材等展示出乡土味、乡愁味,可以在景点增加鲜花的配套种植, “绣花”模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中国瑶族博物馆。瑶绣是非遗文化,当地拥有瑶绣人才培养计划,还有瑶绣产业化的发展,成立了连南县瑶绣研发中心,与各种文化传播公司合作,把传统瑶绣技艺与先进的苏绣、广绣针法、制作等技术结合起来,推动瑶绣与苏绣、广绣相结合,使瑶绣手工艺品一生为有价值的适销对路的商品。
三产融合中心(连南县稻鱼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手工制茶,加工体验,结合生产、加工、服务、销售为一体的平台服务中心。包括直播间销售,中心免费为群众提供直播间,最高一次达到6万人同时在线(电子商务进村)。中心还打造了数字云农业,结合物联网进行对生产的视频监控,直接在中心就可查看生产管理的数据并进行相应调整,并且完善了农产品溯源二维码,可以对产品直接进行溯源。
三江源碧道,拥有一河两岸碧道,投资5000万打造,晚上有灯光等展示,是当地的网红桥,也是重要的旅游经济节点。会经常有群众在展台组织活动,并且也与中铁等公司合作,进行了半程马拉松的比赛,未来还打算进行全马赛事的开展。
(二)问题分析
(1)产业结构同质化明显
连南县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同更大的区域范围来看,连南县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周边的县市的发展过程相似,产业结构类同,产品缺少差异化、个性化,在市场定位、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与其他县市存在着同质竞争。
(2)产业化有待提升
从连南县的生态产业来看,多数农产品尚属于初级农产品的范畴,只有一小部分经过了简单加工,缺乏具有品牌效应的地方企业。
从旅游业的发展来看,连南县的旅游主要是以瑶族的民俗文化为主体,主打“千年瑶寨”的特色文化,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观光体验型旅游。但是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还缺少大规模的产业化发展,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
(3)机制和体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连南县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按照生态产业发展的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处理好农户-企业-政府三者之间关系,最重要的的是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连南县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面临以上问题,如何在体制体制上创新,实现经济的可持縯发展是连南县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三、设计方案
小组调研结束后,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故以主题内容为纲要设设立一级标签(示范带形象logo)、二级标签(五大振兴形象logo)、三级标签(五大振兴细分要素logo)。
LOGO设计从汉字“瑶”与“乡”字形出发,通过山水画笔法,在灵动中勾勒“瑶”“乡”二字,古朴大气,展现千年传承瑶族文化的历史魅力。乡字从瑶字中突破而出,体现了传统的瑶族文化将在乡村振兴经济带规划中得到新的突破,从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连南中走出去,连接上新时代的发展之路,通过依托连南资源基础、乡村建设成果以及突出的民族文化内涵,串珠成链、连线成片,一体化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
四、调研总结
在调研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很多工作需要的是每个人团结合作,同心协力才能完成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有所分歧,因为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不会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处理事情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但随着大家相互的逐渐了解,分歧会慢慢减少,工作开展也会越来越顺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能顺利出色的完成。
参考文献:
[1]王新. 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导视系统构建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9.
[2]李玉玲;基于信息传达的导视系统设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作者:曾艺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重走红色地标,回忆红嫂精神
- 沂蒙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沂蒙老区这片红色沃土的具体承载、展现和升华,是党和人民群众共同铸就的伟大精神。而“红嫂精神”又是沂蒙
- 08-21
- 赴皖东烈士陵园,重走革命足迹
- 为了学习学习红色精神,了解更多红色文化,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小组前往了来安县半塔镇。在这个位居皖东的烈士陵园,我们将在这里
-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