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以“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脚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为主题,实践团走进南阳,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脚步,深入调研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学习活动。在社会实践期间,实践团首先前往参观张仲景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做出的贡献。其次在生物专业方面,实践团前往南阳月季博览中心、南阳药益宝艾草有限公司进行学习参观,学习识别一般月季类蔷薇科属栽培技术和其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知识,了解艾草制品加工流程及其制品种类,拓宽专业知识。之后实践团前往南阳三馆——南阳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并通过采访等调查切实感受到南阳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实践团还前往南阳革命军事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深入体会南阳历史发展进程感悟前人革命精神。在社会实践的最后一站,实践团还前往南水北调移民新村杨营新村进行了深入访谈,感受国家政策的切实可行性与利民性,深切体会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
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脚步,通过对南阳历史名迹参观、乡村企业考察、南水北调工程移民访谈,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发展,学习了解到自身专业在乡村振兴伟大工程中可发挥的作用价值。丰富了实践团成员社会实践经历,增长知识的同时提升了个人社会责任感。
二、“日本重金收购我国中医药企业”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在何方?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位于南阳市医圣祠进行考察调研并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2023年7月17日,我们“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学习实践团,带着最近的热议话题——日本重金收购我国中医药企业,来到医圣祠进行参观学习。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医药,近年来,因为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被外国投资者收购。其中,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对我国中医药企业的兴趣尤其浓厚。有数据显示,目前,日本共抢注全球超过70%中药专利,收割了90%市场份额,年赚取超560亿。而作为发源地的我国,只占据可怜的0.3%。然而仅抢走市场还不够,据日经中文网报道,4月24日,日本医药企业巨头津村宣布以2.5亿全资收购我国一家115年历史中药企——紫光辰济药业,并称要力争扩大中国的业务,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通过此次学习我们了解到,中医药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但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改变,许多年轻人不再选择学习中医药,导致人才流失,使得中医药的传承也面临困难,许多传统中医药知识和技术无法有效传承下去。同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西方药物的广泛应用,中医药面临着来自现代医学的激烈竞争。然而因为中医药治疗周期较长,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今社会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许多人更倾向于使用现代医学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使得中医药在我国逐渐势微。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给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据医圣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张仲景国医大学正在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国药大师张伯礼被聘为张仲景国医大学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和张仲景实验室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这将有力推进我国的中医药发展。而作为青年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其次我们也要积极参与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活动,例如参加中医药讲座、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了解中医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然后我们还要积极关注中医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参与相关的政策讨论和建议,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建议。同时我们也要继承和弘扬张仲景精神,不惧困难,注重实践,追求真理,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为我国中医药发展提供多途径方法。
三、“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展艾草与月季等优势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7月19日,实践团转移阵地去往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和中国月季园。在此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药益宝公司不仅是当地有名的艾草制品公司,还是该地区的重点扶贫基地。它为周边地区贫困家庭提供上百个工作岗位,解决贫困户就业难的问题,帮助3000多个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从根本上抓牢脱贫致富的关键,带动周边村庄经济发展。
据医书记载“惟艾可用炙百疾,故名医草。”所以,艾草古为医家常用之药,今为乡村振兴之宝。我们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药益宝公司时,曾询问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在听到村民生活较之前大有改善,日子越过越红火时,对药益宝公司也给予了做大做强的美好祝愿,希望艾草公司推动南阳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随后,实践团针对乡村振兴问题,回访了药益宝的工作人员。在工人的反映下,我们了解到习总书记考察后,药益宝公司以及相关艾草企业都受到了政府及市场的极大重视,次年的销量得到了极大提升,突破2亿元。除了带动了艾草制品的行情发展,也为与艾草制品相关的一系列产业如包装、印刷、物流等相关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特色产业带动一方发展。
众所周知,南阳有着“月季之乡”的盛誉,南阳除了艾草这一大特色产业外,最出名的就是月季了。实践团参观月季园后了解到,月季园不仅为生态美景作出卓越贡献,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月季园为六七十岁的老人提供修剪花枝的轻松工作,推动脱贫致富的同时,积极发展月季特色产品,玫瑰花茶,月季精油,鲜花饼等产品畅销国内市场。这一整条特色产业链为南阳的发展增添了极大动力,既让南阳人民欣赏到了月季美景,还能共享发展成果,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药益宝公司和月季园,习总书记到南阳来考察的途中,还一时兴起查看了麦田里小麦的长势,对河南的粮食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各方力量,强化协作配合,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这方面南阳的做法值得其它所有城市借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发展,只有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才会把你高高举起。
我们也相信在特色产业链的加持下,在南阳人民的不懈奋斗下,南阳的发展会展现不一样的中国力量,南阳人民的生活水平会一节更比一节高!
四、古今结合多方面了解南阳现状
我们于7月18日参观了南阳的三馆一院,如今的三馆一院不同于过去的老建筑,远远望去气势开阔,简约大方。三馆一院包括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大剧院,一路调研考察走下来,令人不得不赞叹南阳城市建设的用心和实绩。
在南阳博物馆,文物都有专题展厅设置,游客可以随着时间沿革的线路感受南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在图书馆里,新馆开设开架阅览室、期刊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报告厅等功能区,在沿袭老馆基本功能区块的基础上建设开放型、文化型、休闲型、数字型、智能型的多功能综合体。来到文化馆,这里有百姓剧场、非遗展厅、静态展厅、数字文化馆、公益性培训教室等功能区,我们看到了数字化新技术在传播传统文化上的创新应用。在大剧院,有丰富的戏剧曲目,这些文艺演出为观众们创造了一场场音乐盛宴和文化盛宴。
参观调研的同时,我们对南阳市民进行了问卷调研,对南阳近几年的城市建设、习总书记考察南阳前后南阳的变化、习总书记考察过后南阳特色产业的再发展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调研。
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我们了解到南阳近几年的变化之大。城市建设翻新整修,文化场所的质量大大提高,老少关爱温暖人心,城市绿化改造居住环境,特色产业像是月季和艾草更是欣欣向荣。从市民的回答中,我们了解到南阳城市建设带给南阳市民最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幸福指数的提升。南阳对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关心爱护以及最近的文明城市建设都让南阳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包容、和谐、美丽和深厚。
我们于7月20日参观了南阳革命军事纪念馆。纪念馆设有许多不同主题的展区,如红色历程、国防动员、将星闪耀、史话丰碑、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军工风采等,除此之外,纪念馆也开设了南水北调建设时期的展区,展现了当时军人对移民工作的努力付出。纪念馆里有大量的图片、文字和实物资料,在参观学习中,我们在不同的展区、从多个军事方面了解了南阳在革命军事上的发展历程,探索了南阳革命时期的红色故事,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南阳深沉热烈的红色精神。
南阳的三馆一院和革命军事纪念馆,都是作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文化宣传阵地面向全市民以及游客们。一路实践调研,我们走过许多地方,也渐渐在脑海中刻画出南阳的城市形象。南阳这座城市对自身特色的把握以及地方基因的挖掘也都体现在这一砖一瓦、一物一景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南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温情的社会气氛,也看到了南阳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红色记忆的铭记和传承。这是文明城市建设的良好体现,也是交给总书记最好的答卷。
五、学习坚毅不挠、仁厚勇武、大义担当、自强革新的移民精神
7月21日,团队十名成员到达南阳市蒲山镇杨营移民新村学习调研,主要学习了南水北调移民村的伟大移民精神并了解搬迁前后村民的生活变化和村民对搬迁后生活的满意度。
步入杨营移民新村看到的便是整齐如一的白色房子,随后杨营村党委杨书记、党委副书记带领团队成员到村委会办公室亲切交流。杨书记先是给成员们发了一份有关杨营移民村移民之后的发展情况材料,让成员们对移民新村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杨书记又给成员们介绍了移民村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村子搬迁距离有远、村民们目前收入如何、村子里是如何分配搬迁房等,成员们也积极与杨书记交流并询问问题,有成员问道:“在搬迁时有没有村民不愿意搬迁?又是如何做的工作呢?”杨书记说道:“咱杨营村村民都是比较配合移民工作的,并没有出现不配合的情况,所有村民都是移民工作的英雄!”这些言语令成员们感到钦佩,尤其是在后面了解到搬迁途中还有三四十公里的山路时,成员们更是对:”顾全大局,以人为本,负重拼搏,团结协作”的移民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交谈中成员们还了解到在搬迁之后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里面多次请艺术团在村中表演、逢年过节为老人们发放礼品、评选“乡村光荣榜”人物等,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在交谈结束后,成员们还观看了杨营新村的纪录片,进一步了解了新村。
之后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村民们的生活情况,在杨书记的带领下成员们到了一位老党员的家中进行采访。在与老党员的交谈中,成员们了解到了更多村民们的生活情况。老党员告诉成员们:“搬迁之后生活变好了,以前烧柴的锅现在都是用的沼气,还是免费的,并且村门口有了产业园,村里好多人在里面工作,不仅解决了贫困问题,并且离家很近,很大程度上为村民提供了便利。”成员们看到村民们对搬迁后的生活如此满意,更是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离开老党员家中,杨书记带领成员们到产业园中参观。杨书记先是带着成员们到了生产车间,成员们看到有年龄大一些的工人,杨书记说:“这些便是村民们到厂中工作补贴家用,厂就在家门口,既避免了外出打工,又能挣钱补贴家用,对村民来讲相当方便。”离开生产车间我们看到园区还在扩大,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车间。然后杨书记带领成员们来到包装车间参观,公司老总也拿出一些产品让成员们体验。参观结束后成员们于各个领导握手并合影留念。
此次在移民新村的学习调研,首先是让同学们理解了习总书记说的“伟大移民精神”的深刻内涵;其次是成员们与村民们亲切交流,感受到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满意度逐步提高,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最后是在产业园中参观学习,成员们对自己专业在“可以做什么”这个问题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知道了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回馈社会,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写在最后
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深切感受到了历史发展的轨迹。从医圣祠中“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现代医学科学、生物科学的不断进步,攻破各种疑难杂症,这中间是无数人的传承与奉献,这也让我们明白了作为一名生物专业学生肩上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提升我们自身的生物技术本领也可以在医药领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如生物技术药物、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众多方面。同时在南阳月季博览中心、南阳药益宝艾草有限公司的学习参观,也让我们了解到生物技术在植物栽培、中草药制品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专业知识并且丰富了身为生物科学学子的自我发展方向。而对于南阳风土人情、社会发展和南水北调移民工程的实地考察和访谈,不仅仅让我们领悟到了感人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乡村振兴为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通过此次的实践学习,我们也学习了解到生物技术从生态环境、特色农产品研发、植物栽培、中草药制品加工等各方面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方法和实例,这将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将自身专业本领应用于社会建设中去。作为新时代青年人,我们不仅仅是在本次社会实践中追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中,我们也将坚持党的领导,树立远大理想,提高自身素养,真正做到肯吃苦、敢担当,在未来祖国的建设中展现出青年一代的力量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