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访调研进乡村,深入实践知民情——雷州市高山村儿童防意外伤害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1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走访调研进乡村,深入实践知民情
-----雷州市高山村儿童防意外伤害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探讨健康乡村建设之下当地村民对儿童意外伤害相关急救知识的认知状况,并为健康乡村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2023年7月11日,广东医科大学急救志愿服务队深入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附城镇高山村开展了针对当地村民的调研活动。
    高山村为附城镇的一条较为贫困的山坑村庄,该村群众经济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和在家务农为主,其中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因此如何提高村民对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对儿童的保护为此次调查的目的。
本次调研活动采用专业化调查问卷,如《小学生防意外伤害知识问卷》《居民急救知识普及调查》等,通过走村入户、街头宣传采访的方式展开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模块:一是关于村民对“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的调研,二是关于村民“对健康乡村之下急救知识科普的认知度”的调研。由于现住村民主要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其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很好地理解问卷信息,因此团队成员采取一对一的形式为调研对象详细讲解了每一道题的具体内涵,以保证调研实施的有效性。本次调研共发放各类问卷五十一份,回收有效问卷五十一份。
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自行设计意外伤害问卷调查表,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和对基本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研究对象在参与前被告知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做到知情同意,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随时退出,并保证其相关权利不会受到损害向研究对象承诺涉及其隐私和个人安全的问题完全保密。
此次调查活动报告如下:
1  当地村民对急救相关知识认知现状
1.1不同年龄、文化水平对孩子的看管情况不同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者中,年龄段在7-18岁的占33%,18-30岁占12%,30岁及以上55%.文化水平在大专或本科以上的占10%,高中占8%,初中占37%,小学占45%。所带小孩个数为3个和4个及以上的占比最多,分别为18%和24%。其中随访人员中其孩子年龄以6—12岁为主,占比55%,有61%的被访者认为自家孩子经常独自在家或独自外出玩耍。
 

由上述图表说明:村民文化程度较低而所带孩子数量较多,对孩子疏于看管的情况普遍存在。
1.2村民对处理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薄弱
调查数据显示,半数的被访者认为烧、烫伤、猫狗咬伤、跌落、溺水、中暑属于意外伤害,20%的被访者不知道溺水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50%的被访者认为儿童跌落后应该采取翻看孩子伤势这种错误作法,25%的被访者不知道急性扭伤后如何处理,48%的被访者不知道海姆立克急救法及不了解心肺复苏的相关操作,59%的被访者仅对烫伤后的处理方法了解一点,但采用错误的处理方法居多,例如:使用牙膏、酱油等敷在创面上。
 



由上表说明:大多数的村民对急救相关知识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程度,没有真正有效的预防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储备。
1.3村民对学习防意外伤害需求迫切
在调查中,53%的被访者获得急救知识的途径为电视、收音机等媒体,超86%的被访者担心自己的孩子发生意外伤害,而20%的被访者说其小孩曾经发生过意外伤害,67%的被访者认为对了解急救意外伤害相关知识很有必要,83%的被访者认为孩子也应该学习相关的急救知识。

以上图表说明:大多数村民希望能多途径学习急救相关知识以预防意外,但也不乏少数年龄较大的村民对普及急救知识的行为感到不理解。
2.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
   调查数据及走访显示,家长文化水平、家长对孩子的监管力度、以及教育观念等因素对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影响较大
2.1缺乏对意外伤害危险因素的认知
“开水瓶”、“电器插座”、“家中常备药”、“野外河流”等都是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以上危险因素均存在于儿童与家长的身边,但家长对大部分危险因素缺少防范的意识。“我刚煮好一煲汤,就打开盖子凉一下,勺子就放在锅里面,刚转身离开出发,就听到厨房里乒乒乓乓,孩子哇哇地哭了起来。原来是她贪吃,去翻刚煮沸的汤锅,站不稳就打翻了汤锅,被烫到了手臂。”“我带两个孙子去地里干农活,5岁的孙子调皮,跑到河边扔石头,不小心滑落入河里,还好另外一个孙子马上呼叫我,这才把孙子给救了回来!”
家长的知识不足会导致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偏倚,使家长对危险因素视而不见,见而不行,从而揭示了家长的知识缺乏与小儿意外伤害发生的关系性。因此,我们全社会,学校、医院、政府都应该让更多的家庭明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性,多多开展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知识培训,化被动为主动,提供多种知识获得的渠道,从而提高看护者对危险因素的认知。
 
2.1.2监管不力看护者忙于生计,或家中有多个小孩,对孩子的监管不力。
“我和朋友在爬树比谁爬的高,结果我刚好踩到了一根枯枝,一脚踩空,就从树上掉了下来,还好那时候没爬多高,除了擦伤了一点,屁股很痛就没什么了,我爷爷奶奶出去干农活了,不知道,我也不敢告诉他们,怕被骂。”“我们平时要上班,放假了,也没有大人在家,就他自己在家,现在的小孩子,也不知道脑袋里想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我也搞不懂的,也没时间去搞明白”。“我有两个小孩,大的上学了,以前我都是这样送大的上学,把小的留在家里,这样子有好几次了,但是每次回来小的都是睡着的都没事,这一次他提前醒了,估计开门找我没有找到,然后就出去找我,走到黑压压的马路上,被一辆小摩托车撞到了,撞伤了手臂,这次的确是我大意了。”“主要是他不好好学习,我说他了,他就想喝农药吓唬我们的,一方面家里的农药我是随便放的,另一方面平时家里也太惯着他了,把孩子惯坏了。”
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增加家庭的收入,改善家庭生活,很多父母选择外出打工,在城市努力打拼。受入学条件、生活成本高、课程设置不同等原因,有时父母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由年迈的祖父母代为抚养。有的父母将孩子带在身边,孩子则成了流动儿童。无论是哪一种,父母都忙于生计,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忙于家务,生活压力大,往往无法全身心的教育子女,甚至存在“只要给孩子很多钱,孩子就可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生活的很好”这样错误的观念。关于教养孩子的责任,不应由祖父母来承担,这是一种教育责任的转移,祖父母大多年迈,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变化,不能充分履行监护的职责,对待孩子关注吃穿用度,不生病,对孩子大多宠爱,不忍心严加管教,从而使孩子缺乏家庭教育。因此,父母应有分工,协调好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无论如何打拼,都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管理教育孩子,避免意外伤害危险因素的出现,更要从思想上加强家庭教育的责任感。
2.1.3 缺少相关学习意外伤害急救知识的途径
大部分受访者处理意外伤害"凭经验办事"的倾向较为严重。不管是老年群体也好,还是中年群体也好,关于基础急救知识相关知识的认知均不够。有些受访者是从电视剧里面模仿错误的行为,如牙膏、酱油、路边的草药等敷创面,造成
 
难以判断伤势甚至是细菌感染。更为重要的是,留守于家中的儿童通过观看动画片、儿童剧等,模仿学习危险行为,而导致惨剧的故事在村里时常发生,如拿雨伞模仿降落伞在高处跳落致骨折、玩打火机造成烧烫伤等。因此,不仅是家长要学习正确的家庭常用急救相关知识,儿童也应该知道如何避免意外伤害和了解如何正确处理意外伤害。政府应该多多举办急救知识宣讲、义诊等公益活动,学校也应为孩子提供相应的防意外伤害知识,多方面联合从根源上减少儿童遭到意外伤害的毒手。(通讯员 邱绍君)

参考文献
【1】 DeGeorge, Katharine Claire et al. “Prevention of Unintentional Childhood Injury.”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vol. 102,7 (2020): 411-417.
【2】 Jullien, Sophie. “Prevention of unintentional injuries in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BMC pediatrics vol. 21,Suppl 1 311. 8 Sep. 2021, doi:10.1186/s12887-021-02517-2
    【3】 West, Bethany A et al. “Unintentional injury deaths in children and youth, 2010-2019.”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vol. 78 (2021): 322-330. doi:10.1016/j.jsr.2021.07.001
 
 
 
 
 
 
作者:邱绍君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青海省海晏县暑期社会实
  • 忆渡江,传承革命到底精神
  • 忆渡江,传承革命到底精神
  • 为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八一建军史,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实践小分队”
  • 08-14
  •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五老精神”实践
  • 尺牍情长,寻访贵州那一抹红色记忆
  • “智”青春 在路上 |南农学子在红色资源寻访中上好“大思政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