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8月17日,为激励大学生积极响应实施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厚植三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2023年7月5日至7月7日由福建南安荔枝科技小院入驻师生携手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暑赴泉州南安荔枝科技小院实践队,在马翠兰副教授的带领下前往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开展绿色发展调研助力。
活动前实践队了解到南安荔枝产业已成为南安市特色及优势主导的农业经济产业,目前南安荔枝种植分布在码头、九都、英都等23 个乡镇,全市共种植荔枝1.8万多亩,参与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农业新型主体及农户1000 多家,带动南安农业就业50多万人,但由于对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了解程度低,因此产生不知该如何施肥,施哪些肥的问题。
实践队员们首先与当地村民了解目前荔枝的栽培情况,对记录内容进行统计整理,码头镇荔枝栽培以状元红荔枝为主,高盖村以‘乌叶’、‘状元红’、‘兰竹’荔枝栽培为主,部分引种‘糯米糍’、‘桂味’以及‘妃子笑’等荔枝品种。去年由于受冬春低温及春季雨水的影响,造成荔枝减产。而今年风调雨顺,荔枝丰产。但不同品种、不同农户采用的种植方式不同,导致果实质量、品质间存在差异,因此,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增加销售渠道成为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实践队本着为人民群众服务之心,努力将所学知识奉献到群众中去。作为新时代农业青年学子,不该只把目光放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不要成为“死读书,读死书”的人,要将积攒下来的知识与生产实践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将科学的、生态的、高质量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入乡村。用自己所学所悟,担起乡村振兴的重担。

实践队调查荔枝栽培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