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高校在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7月9日至15日,法政系“情暖童心”实践团队赴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大悲乡学周希望小学开展教育帮扶活动,用真心与行动呵护孩子们的身心成长,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实践团队与孩子们合影。
实践团队以“敞开心扉,自由奔跑”多彩教学为主线,开设了涵盖专业学科、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爱国教育等方面知识的多维课堂。队员们充分发挥法政专业优势,开展了普法教育、从《西游记》看管理学、初识社会学等专业科普课程,帮助孩子们拓宽视野,培养人文素养。此外,队员们还开展了“羽毛球对对碰”、“软球飞镖”、“拍拍操”等游戏活动,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在户外活动中释放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共同开展“拍拍操”。
其中,团队围绕“心心相伴,童心远航”的教育中心,开展了五个主题分别为“心启航”、“心连心”、“心感受”、“心体验”和“心收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队员们秉持寓教于乐的理念,积极采取了认知调节、角色扮演、热身活动等心理教学指导方法,创新开展了“故事茶话会”、“彩笔绘心语”、“烦恼随机抽”等课堂活动和课间游戏,帮助孩子们学习、掌握应对心理压力,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孩子们在进行“彩笔绘心语”活动。
此外,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同时深入调研。团队成员采用结对帮扶的形式,通过问卷、访谈、家访等方式与孩子们、家长和老师深入沟通交流,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同时团队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孵化农村未成年人心理状况专项调研成果。
团队成员护送孩子回家。
“关注乡村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让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继续追踪孩子们各方面的成长与变化,着重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继续为他们逐梦的道路保驾护航,同时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帮助更多孩子拥有公平成长的机会,让电力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前行道路。
作者:黄兆睿
供图:杨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