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于博物馆间追寻华夏遗韵——中量大唐诗之路渡客队

发布时间:2023-08-0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时节如流,日月如梭,历史正如孔夫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随着时间的河流淌而沉淀留下的宝物,从五湖四海荟萃于博物馆,从此与后人发生了羁绊与连结。我们深知这是传承的意义,数次探访博物馆,并试图从中挖掘其普世意义。于是我们小组以京杭大运河畔的博物馆和它们与人们的邂逅为核心主题,立足于一次次的采访与调查,竭力追溯文物之美,历史之美,传承之美。

  在江南的河道边,枕水而居的工匠们专注于手中的一件件小玩意儿,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匠人文化。拱宸桥边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收藏者,馆内记载着历史上璀璨绚烂的工艺美术史,带我们沉浸地体验了匠人们的专注与美学。

  纪录片《匠心》里曾有这样一句话:“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一根针线一对剪,一只绘笔一生情。在博物馆的二层,林立着这样一家家非遗民俗的门面,它们缄默无言,却又诉说着着历史厚重的文韵。

  在与乐清石雕的大师潘先生的交谈中,我们受益匪浅。在言及当今非遗民俗生存现状时,他表示现在国家与政府在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宣传力度,也很欣慰能看见非遗民俗被越来越多人了解与重视,非常乐意教导更多的青年人学习非遗技术、感受非遗文化。但同时更多不为人知但有着真才学的非遗大师应该被更好地扶持与帮助,帮扶资金应该在实处帮到非遗传承人,而不该被企业家截断。

  在二楼的大师工作室中,我们与多位优秀的非遗大师都进行了交流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待工艺经久不变的端正与认真,他们在一刀一刻中诠释虔诚的热爱,在一笔一划间凝炼苦汗与血泪。这些可贵的匠人精神值得我们终身学习与领悟,给予我们在人生中自洽的勇气。

  我们访问了数位博物馆游客与工作人员,在于他们的攀谈中,我们也被他们对传统文化深切而诚恳的热爱所感动。无论是带领孩子前来的父母,还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亦或者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他们所展现的,都是浓厚的学习氛围与求知之心。近年来博物馆参观的热度只增不减,更能深刻地映射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对精神世界丰腴的追求。而为了打好这一场博物馆文化潮的战役,博物馆本身与它们和当地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进展也需要蜕变。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有关部门也已经将相关举措提上日程,来适应游客们对博物馆的新要求。

  “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我想这句话是对现今匠人精神最好的写照。非遗之美,文化之韵,一步一个脚印里都展现着匠心始终如一的坚守,包含着中华文化的历史文明。我们也将踏着历史的河流荡起的涟漪,走向更加辽阔美丽的未来。

作者:李昊颐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青春外溢正当红,共携曙光“语”你说——“浙里共富‘语’你
  • 深挖地区潜力,走好“红绿”结合发展之路
  • 纵身死骨成灰,亦不灭“向党”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