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工程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3-08-0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西纺青年实践行 | “寻迹承遗,青创担当”实践团出征第三站:延安!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5000多年前,轩辕黄帝在这里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延安又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1935年至1948年,延安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地文化瑰宝。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于7月18日组织了“寻技承遗 青创担当”暑期实践队由师文钊带队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我们拜访了延川县剪纸,布堆画非遗传承人郭如林师傅。
实践团一行人乘坐大巴来到延川县,在郭师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延川二中郭师傅的作品陈列馆,进行了对剪纸和布堆画参观了解。我校本着对非遗文化的高度重视,将延安作为西安工程大学非遗实践调研基地,并加以授牌,将聘请郭如林师傅为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外实践指导老师。我们有幸见到延川县文化旅游局局长乔栋才、延川县文旅局非遗中心主任,延川第二中学负责人并合照留念。
从郭师傅的言语中我们可以听出他对这片土地独有的情怀,他深深地爱着这方生他养他地土地,他的创作灵感大多源于自己对这方土地深沉的爱,在郭师傅的作品的这些都有显著的体现。郭师傅的作品多数与妇女有关,郭师傅将自己对于母亲无尽的思念投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去,借着作品表达对母亲的爱念。



离开了陈列室后,实践队一行人跟随郭师傅前往郭师傅家中,在家里,郭师傅与我们促膝畅谈。
 
7月19日一行人去了延安红街里郭师傅的铺子,在这里,实践团见识到了许多民间收工艺品,如:虎头娃娃、团扇、旗袍,布制手环等等。
我们也对郭师傅进行了采访,郭师傅在采访过程中一直再强调非遗的传承,强调我们青年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热爱是非遗可以传承下去的的重要因素,郭师傅呼吁我们这一辈人要扛起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的大旗,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随后,郭师傅给我们教授剪纸和布堆画技法并且亲做了示范。

实践队也体验了布堆画与剪纸的制作技法,只有深深地体验过后才明白制作过程是多么地艰难,同时也对郭师傅地敬佩之情又加深了几分。
和郭师傅相处的这两天,实践队成员们学到了许多东西,郭师傅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剪纸和布堆画的技法还有为人处事的人生道理。而我们学到的,不单单是技法,更多的是郭老师对非遗传承的信念,人生的态度,这些便是延安之行小染和友友们宝贵的财富。这些更坚定了实践队对于传承非遗的决心,我们会带着郭师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继续走进非遗,传承非遗。我们感谢郭老师对非遗传承的坚守,也感谢郭老师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来到了延安,必定要去感受先辈们当年的峥嵘岁月。
7月20日,实践团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看着纪念馆宏伟的大门和毛主席的雕塑,心中不由得感慨如今的太平盛世的背后不知有多少的先辈浴血奋战。走进馆内里面,先辈们肃立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听到了当年的战火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中国革命的历史在我们后辈心头又一次打下了的深深烙印,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永远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离开纪念馆时,我们有幸碰到了老一辈的功勋、海军退役上将和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处理器中心曾凡甲一行人,与他们合影留念。他们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学习知识,学习做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添砖加瓦。

保护非遗,传承非遗是连接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是精诚民族团结和维护全球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我们也要同样记得没有先辈的浴血牺牲,何来今日太平盛世,我们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真正地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作者:“寻迹承遗,青创担当”实践团队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传承非遗文化,品味木板年画
  • 传承非遗文化,品味木板年画
  • 为了解朱仙镇木板年画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现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豫见博物,我看非遗”社会实践队成员前往开封市对开封年画艺
  • 08-05
  • 传承非遗文化,“豫”见古陶瓷之美
  • 传承非遗文化,“豫”见古陶瓷之美
  • 为了解在洛阳久负盛名的古陶器制作技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豫见博物,我看非遗”社会实践队成员宋颖前往董家古窑采访非遗传承
  • 08-05
  • 循迹老兵路,寻声传承人——“红忆寻声”社会实践团寻访抗美
  • 长安大学学子赴太原:赓续红色血脉,谱写时代新章
  • 南丁格尔护理志愿者服务队赴定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参观学习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