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舒”途同归实践队——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革命故事,追溯红色印记,延续革命精神

发布时间:2023-07-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有这样一些红色地点,在祖国 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星罗棋布,它们连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未来,相互交错,铭刻着气吞山河的壮丽辉煌,铸造了民族前进的坐标。7月28日上午,“舒”途同归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与社会号召,来到中共舒城特别支部、中共舒城特别区委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开展了“追溯红色记忆,延续革命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
 
图一:实践队员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

 
 舒城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中共舒城特支、特区机关旧址承载了舒城土地革命时期的一段重要历史。1931年7月,党中央巡视员刘敏到舒城巡视工作,在与六安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储鸣谷取得一致意见后,将舒城城区部分党员及春秋山、秦家桥两个支部统一组织起来,成立了舒城特别支部,隶属合肥中心县委领导,特支机关就设在东林庵。1932年7月,特支扩建为中共舒城特别区委,隶属合肥中心县委领导,辖4个支部50余名党员。在书记宋于斯的领导下,特区积极组织党员和农会,开展土地革命、抗捐抗税、学生运动和城内工人运动,并与六安草陂塘党组织取得联系,发动了冇牛岗、张母桥农民起义,有力配合了红四方面军发起的苏家埠战役。1933年春季,国民党发动“围剿”,在白色恐怖中,其他各地党组织均遭损失,革命斗争跌入低谷。1933年 9月,特区机关遭敌破坏,书记宋于斯病逝。
 
图二:书记宋于斯纪念像

 
  走进隔壁房屋,我们看到了东林庵小学原貌:土堆搭砌的桌子,斑驳的黑板,年久失修而开裂的土墙,整体环境黑暗而压抑恰如当年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但黑板上的文字于当时的他们而言,无疑是带来了希望与光明“赤色苏维埃,工友农友们,团结力量大。万众一条心,建立新国家。成立苏维埃,人民当家不再受欺压”如果时光可以跨越,那他们会看到现在的中国已是海晏河清,如今的盛世也如他们所愿,这是无数的先辈们用自己的青春与生命才为我们换来了现在这般幸福安逸的生活。英雄终会被铭记,英雄精神更会被传承!
 
图三:东林庵小学旧址

 
   此次红色之旅,使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家乡英雄先辈的革命与建设历史,加强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队员们在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对历史进行记录的同时,也深入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文化对当代青年的重要意义!
 
作者:朱杰 来源: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舒”途同归暑期实践队
  • 探寻红色墙绘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和共产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社会影响。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红色文化墙
  • 08-13
  • 艺绘乡村
  • 桂林理大学艺术学院“艺绘乡村 助力振兴”志愿服务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前往灌阳县新街镇三树村进行了为期5天的“艺绘乡村”
  • 08-13
  • 党建育人共发展,爱国主义永流传
  • 党建育人共发展,爱国主义永流传
  • 7月16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百千万工程”结对项目——学前教育学院同心燃梦队与湛江市遂溪县岭北镇镇政府举行签约仪式,走进遂
  • 08-12
  • “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 “追寻历史名胜,凝聚红色基因”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