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访京黄故里,寻黄梅之根

  为了了解中国五大名剧之一——辉煌灿烂的黄梅戏。7.15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三下乡活动队员前往中国(安庆)黄梅戏博物馆参观学习,目睹了黄梅戏的发展历程。这不仅拉近了我们与传统艺术的距离,也让我们感受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丰富的内涵。
  
  当天早上,我们早早就聚集在中国(安庆)黄梅戏博物馆门口,细雨霏霏,却没有浇灭大家的热情。人们穿着雨衣,手持伞躲避着细雨,期待这黄梅戏开放。
  
  黄梅戏作为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戏剧剧种,一直以来都是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梅戏博物馆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传统戏曲艺术,并通过丰富的展示,教育活动向人们展现黄梅戏的发展历程。进入黄梅戏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黄梅戏的服装道具。
  
       
  耳边放着隐隐约约的黄梅戏,陶醉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黄梅戏的起源时代。在博物馆的展厅里,荧幕正在为观众们进行着详细地讲解。向大家介绍了黄梅戏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与其他剧种的区别。
  
  黄梅戏的服装较之京剧戏服,少了浓墨重彩、华丽妖冶,多了清雅秀丽、自然隽永,自成一段风流。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演整本大戏后角色行当才逐渐发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
  
  黄梅戏妆容重眉眼。不同与京剧中浓墨描摹的眼廓,华丽的假面,黄梅戏戏装讲究晕染,讲究神韵,类似于古代仕女的淡妆,真实质朴,顾盼之间,自然一段潋滟风流。
  
  我们对黄梅戏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黄梅戏优美自然,真实又具有生活气息。
  
  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的开放,不仅让游客们了解了黄梅戏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的重要性。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和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这个黄梅戏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以及它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个传统文化!
时间:2023-07-26 作者:黄欣悦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注: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建工学院“反邪之风吹满地,反邪青年山东行
  • 访京黄故里,寻黄梅之根
  • 访京黄故里,寻黄梅之根
  • 7.15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三下乡活动队员前往中国(安庆)黄梅戏博物馆参观学习,目睹了黄梅戏的发展历程。
  • 07-26
  • 走进营地,工作有序开展
  • 走进营地,工作有序开展
  • 2023年7月26日,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沙英户外基地骆驼赴敦煌市鸣沙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镇合水村展开了时长一
  • 07-26
  •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开展“科创未来,点‘芯’筑梦”暑期社会实
  • 下乡有我,怀梦出征
  • 下乡有我,怀梦出征
  • 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媒体中心怀梦出征!下乡有我,志愿先行。
  • 07-2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