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陶瓷显现传承真章,汉乐奏响发展篇章 ——华南师范大学柳夏星火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组织开展大埔县茶阳镇华祝村夏令营研学活动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培育大埔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增进大埔新生力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2023年7月18日,在大埔县茶阳镇华祝村村委、大埔县茶阳镇华祝村同乡会、大埔县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会长黄成光和大埔县富大陶瓷工业旅游景区负责人黄志超的多方支持下,华南师范大学柳夏星火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以下简称柳夏星火队)组织开展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华祝村夏令营研学活动。研学期间,陶瓷工业旅游景区工人和大埔汉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的理想情怀深深打动了华祝村的新生力量,显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真章,奏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篇章。

  华祝村夏令营研学活动的第一站是富大陶瓷工业旅游景区。大埔县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证,大埔制陶史可上溯至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瓷器生产始于宋末元初,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大埔县“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中华技艺之精华”,创立了大埔陶瓷独特的风格,以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特点而饮誉中外,素有“白玉城”、“陶瓷之乡”、“南国瓷都”、“中国青花瓷之乡”的美名。

(图为柳夏星火队与华祝村同学在富大陶瓷工业旅游景区处合照)


  在富大陶瓷工业旅游景区的参观期间,华祝村夏令营的同学们在柳夏星火队队员的带领下,通过倾听讲解、观摩示范、动手体验三个环节,领略到了陶瓷之美,坚定了文化自信,增进了乡土情怀。在讲解员的细致介绍下,同学们了解到了陶瓷烧制要求的严格,稍有不慎,便从白玉变裂瓦,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般,不可心猿意马,须全神贯注、择一而终。在富大陶瓷工业旅游景区工人的示范下,同学们体会到了陶瓷绘画的细致入微,素胚勾勒,点石成金,其娴熟技艺的背后,是不舍昼夜的琢磨,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般,不可一曝十寒,须甘坐冷板凳,才终得“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充满趣味的动手体验中,手捻粘土、精巧塑型,同学们通过实践深刻领略到了陶瓷文化的魅力,青花瓷之美荡漾心间。此次体验激荡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下生动注脚,显现文化传承真章。

(图为柳夏星火队与华祝村同学动手体验照片)


  华祝村夏令营研学活动的第二站是位于西湖公园的公颜汉乐汉剧厅。大埔县是享誉海内外的“汉乐之乡”,大埔汉乐有“宫廷音乐”、“中州古乐”之称。2006年,广东汉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8年,大埔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汉乐之乡”。

(图为柳夏星火队与华祝村同学在公颜汉乐汉剧厅内合照)


  进入厅内,同学们迅速排排坐好,好奇的眼神紧盯着台上的汉乐乐手们。《迎宾客》、《平沙落雁》、《落地金钱》、《单点头》、《锦上添花》,5首汉乐曲接连演奏,酣畅淋漓。客家筝鸣惊四座,唢呐声出破庑殿。仅5首歌的时间,汉乐的独特奥妙和乐手们的精湛技艺,深深折服了华祝村的新生力量,将传承发展汉乐的种子深深埋在了同学们心里。演奏结束后,广东汉乐研究会会长黄成光与柳夏星火队队员讲解汉乐发展历史,期望队员们把汉乐知识带到未来的夏令营课堂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埔县对研学活动的支持,使汉乐的魅力真正走到了新一代的心底,鼓励多听、多看、多体验,避免束之高阁、曲高和寡。新生代走近汉乐,汉乐走近新生代,双向奔赴才能真正激发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伟力,奏响文化发展篇章。

(图为广东汉乐研究会会长黄成光与柳夏星火队队员讲解汉乐照片)


  本次华南师范大学柳夏星火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组织开展的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华祝村夏令营研学活动圆满完成。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大埔县新生力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大埔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期望未来,这一批新生力量们坚持本来、追根溯源,成长为大埔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创新者。

时间:2023-07-26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柳夏星火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樊楚媛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走进营地,工作有序开展
  • 走进营地,工作有序开展
  • 2023年7月26日,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沙英户外基地骆驼赴敦煌市鸣沙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镇合水村展开了时长一
  • 07-26
  •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开展“科创未来,点‘芯’筑梦”暑期社会实
  • 下乡有我,怀梦出征
  • 下乡有我,怀梦出征
  • 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媒体中心怀梦出征!下乡有我,志愿先行。
  • 07-2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