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锦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八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攻坚克难,苦干实干,锦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就。
关键词:锦州城乡地区;十八大;振兴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相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尤其在锦州地区战胜一系列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決而没有解次的难题,办成了诈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小成的大事,推动锦州城乡地区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此,锦州医科大学“溯源逐新,荣镜中华”发展成就观察团针对十八大以来2012-2021年开启了寻迹锦绣之州十年发展变化之旅。
2023年6月26日-7月17日
锦州市城区以及所属各县、镇
我组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统计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锦州市主城区以及所属乡镇近十年的发展变化做出了调查。
首先,通过对相关新闻资料的查阅和分析,了解锦州地区的地理特点、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知识;其次,通过对当地社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锦州地区十八大以来十年之变;最后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更趋协调
十八大以来,锦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需求结构不断改善,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转变,多经济类型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推进,全市经济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需求结构不断改善。十八大以来,锦州市着力破解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薄弱等发展瓶颈问题,不断加大对交通、通信、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投资建设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后劲不断积累,2021年民间投资和高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分别达到23.2%和39.8%。消费市场蓬勃发展,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4.6亿元,是2012年的1.4倍,十八大以来的年均增长4.2%。
区域发展协调推进。辽西中心城市作用只增不减,沿海、县域、城区三大板块协调发展。开发区临港产业、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步伐加快。黑山县纳入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北镇市沟帮子被评为国家特色小镇,凌海市列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庞河、沟帮子、大有、七里河、汤河子等开发区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极和示范区。中央大街十里商街服务业集聚区亮点突出。2021年,锦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4.2%,占辽西五市比重23.6%。县域经济稳步发展,2021年,全市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43.8%。
(二)交通通讯发展迅猛,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十八大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全市交通运输、信息传输等事业日新月异。
交通运输业发展与时俱进。2021年,全市公路货运量17916万吨,比2012年增加2421万吨;锦州湾机场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全市运输业快速发展。2021年,锦州湾机场航班运输起降2452架次,通航城市7个,航线5条,旅客吞吐量22.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1.7吨。
(三)“精耕细作”改善民生,城乡居民生活节节升高
十八大以来,锦州增福祉、惠民生,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办好各项民生事业,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民生保障全面加强。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5%。发放稳岗资金2259万元,惠及企业2591户、稳定岗位5.9万个。城乡低保全面提档升级,实现动态管理、精准施保、应保尽保。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全市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2995元、10788元增加到2021年的37329元、20010元,年均增长5.5%和7.1%。
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随着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家用轿车、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成为消费热点。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795元,比2012年增加582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251.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64.6亿元,年均增长4.2%。2021年末,全市个人汽车保有量53.6万辆,是2012年的2.6倍。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全市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2021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8.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0.5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9.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2.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1.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1.1万人。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十八大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5.0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199个贫困村全部销号,义县省级贫困县脱贫摘帽。
(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十八大以来,锦州社会事业从发展不均衡到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硕果累累、全面繁荣,社会与经济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2021年末,全市共有高等学校9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中学128所,小学217所。锦州市被省政府评定为校企合作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市。落实义务教育“双减”要求,作业管理经验被教育部推向全国。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21年末,共有全市各级群众艺术(文化)馆8个,各级公共图书馆9个,各级博物(纪念)馆8个。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180.6万册。完成辽沈战役纪念馆园区改造、配水池战斗遗址公园修建,市文化艺术中心投入使用。成功承办省庆祝建党百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音舞诗剧《曙光》等3部红色经典剧目参加省建党百年艺术精品展演。国家长城文化公园(锦州段)建设稳步推进,辽沈战役纪念馆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完成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及生生果园旧址修缮,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信息查询系统开通。
健康锦州深入实施。2021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89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8057张,是2012年末的1.5倍;卫生技术人员15419人,是2012年末的1.3倍。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标准建成省集中救治锦州中心,建成市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库,县级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得到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
人居环境持续提升。锦州市政府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求,南山垃圾填埋场封场,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环保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相继打造了滨河路绿色健身长廊和南山公园、东湖公园2个大型健身公园。
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鲜明。锦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进“三河共治、三山共建、两环一带建设”。锦州市及凌海、北镇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省级评价验收,黑山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十年奋进路,阔步新征程。十八大以来锦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市委、市政府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结果,是锦州人民用勤劳和汗水、智慧和勇气、改革和创新奋斗而来的结果。立足新时代,展望新征程,全市人民在锦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建设锦绣之州、幸福之城的道路上继续奋斗,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