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财学子“三下乡”:守护道路安全,助力城市交通

7月20日,“守护道路安全·助力城市交通”宣讲团前往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丰华街道,开展交通普法宣传。宣讲团结合时代发展,下沉实际应用,向街道群众普及交通法律知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各类交通工具的数量也逐渐增加,相应地,我国的交通事故数量、伤亡数量也在明显上升。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交通事故年均死亡人数6.3万,交通事故发生数23.19万次。
在这些交通事故中,65岁~75岁老年人驾驶电动三轮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发生最频繁。现代社会,很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因此,许多老年人为了减轻子女负担,选择发挥余热,帮忙接送孩子,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但老年人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加之身体机能衰退,感知力和反应力下降,面对当今愈加复杂的交通道路环境,发生意外的概率更高,出行时也更容易引起交通违法行为。此外,从交通工具本身来讲,老年人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制动、转向等安全性能普遍较差,遇突发情况操作不当极易引发事故。
对此,宣讲团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明确宣讲对象,将目标人群放在社区中65岁~75岁经常驾驶电动车的老年人中。对这些老年人,宣讲团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倡议书等方式宣传交通法律知识。宣讲团仔细倾听老年人的声音,询问他们对于当下交通道路安全和交通法律知识的知悉程度,通过一番调研,宣讲团了解在大部分老年人眼中,闯红灯、随意猛拐等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于是,针对这一现象,宣讲团制作了详细的ppt,悉心讲解,让更多老年人意识到其中的危害,提升他们的交通法律素养。
与此同时,宣讲团采访了当地交警大队,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交警顾警官表示,一名合格的驾驶人,首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诸如慢意识、知礼让、守规矩等,这是保障交通安全最关键的因素。我们知道,交通事故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肇事者交通安全意识、法律知识的缺乏与匮乏。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交通普法宣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此外,为巩固理论、精益求精,宣讲团在进行宣讲前特意向具有丰富经验的杜家迁律师请教了有关交通安全的法律问题。杜律师以自己经手过的交通事故案件为例,向宣讲团详细讲解了交通事故所涉的法条、判决标准、处罚程度等各个方面,这极大地提升了宣讲团成员的知识储备,为交通安全普法宣传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烈火炼真金,实践检验真理。”在此次交通普法宣传社会实践中,宣讲团将实际生活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在增强社区居民安全意识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法律素养,为构建平安有序的交通环境做出了贡献,传达出当代青年大学生对社会、对时代的奉献理念,用所思所学反哺社会,助力城市,助力国家的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7-20 作者:“守护道路安全,助力城市交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注:
  •  南财学子三下乡:敬老爱老,温暖之行
  • 修路架桥;建设正酣|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走进哈尔滨东三环快
  • 东农学子三下乡:以青春之我点萤火之光,用躬身实践助法援护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