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茶叶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促进一方振兴。7月14日,实践团来到浏阳市张坊镇富溪村开展生态特色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图为实践团与富溪村村委会合影党建引领助振兴在富溪村村委会的支持下,村党总支书记李明武、村长李德清、支委成员张自俭与实践团共同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会议上,李明武书记介绍了富溪村环境、人口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富溪村秉持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原则,提出了“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群众富在产业上”的口号。同时李德清村长还提到富溪村茶叶种植、竹木加工、泉水养殖和毛竹林、土鸡、黑山羊、蜜蜂“三大四小”的产业布局已基本成型,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村集体经济也逐年稳步上升。通过座谈会,实践团了解到富溪村在探索乡村振兴的路上致力于发展集体经济,注重与现实结合,实现乡村振兴的经济效益,让村民真正受益。

图为实践团与富溪村村委会开展座谈会
企业扶持助振兴随后实践团成员走进茶生产制作工坊车间,参观了富溪高山生态云雾绿茶的制作设备,在李村长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云雾绿茶的生产原料、成本、工艺、设备、生产量、销售量及销售模式等详细情况。多年来,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目前富溪村形成了绿茶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可容纳几百人务工,用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其中500亩高山生态绿茶茶叶产业项目,是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统一种植、管理、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村级产业项目,种植出来的茶叶茶多酚含量高、口感醇厚,口碑良好。经过诸多加工工序后,这些嫩芽将为当地群众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增收新的收入来源。


图为浏阳市张坊镇茶缘茶厂部分仪器设备
发展产业,富民兴村座谈会后,在李村长的带领下,实践团来到了茶种植示范基地。谈到为什么选择绿茶,村长告诉我们,“目前,绿茶的市场占比仅为20%,还没有达到饱和,并且喝绿茶对人体也有益处。在多方调查和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后,最终决定种植绿茶。”这是富溪村探索和谋发展的路径,因地制宜,紧跟党的步伐和计划。村长表示,“茶产业目前已发展到500亩,并且还在逐步扩大种植面积。茶产业的种植、开沟整地、土地维护、种植茶苗、除草施肥等这些举措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老年人也可以去采茶,且最高月薪可达9000元。”这为外出务工子女减轻了赡养父母的经济负担,当地许多村民家庭生活条件由此改善了许多。

图为村长李德清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茶园基地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村委领导班子一直思考如何利用本村现有条件打造一个独特的农村。在“两山”理念的指导下,他们想到了充分利用当地47000亩的竹林来生产竹制品,于是建立了富溪源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链,涵盖竹筷、竹签、竹炭等产品。这样,竹子的每个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目前,该公司共有120多名员工,因为近年来烧烤需求大增,如今年爆火的淄博烧烤市场需要大量烧烤炭等竹制品,订单已排到年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发展竹木产业的过程中,不仅为村里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图为李明武书记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富溪源竹木制品厂
好山好水出好茶,“产业兴旺,关键在人”,富溪村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正确方向,实践团成员在此次的参观中体会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就是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