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产值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垃圾产生量也持续上升。不断上涨的垃圾量使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变得更加严重,也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威胁。早在“十三五”时期,各地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开展分类回收设施建设,为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高校人员作为社会群体中较高素质的部分,最适宜作为垃圾分类的实施试点。7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青春“碳”路团队深入南京市高校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探索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垃圾分类的开展情况。
调研了解到高校师生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垃圾分类回收桶的布局、高校师生对垃圾分类的支持、分类垃圾清运的及时性及回收方式是影响高校垃圾分类回收的主要因素。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南京航空航天学生
垃圾分类是一项持续推进的工程,需要每个人共同参与,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