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溪口乡村振兴,振人民幸福生活
(通讯员 唐娜)为帮助怀化市沅陵县蓝溪口村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多方面协调发展,7月11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授人以渔,鱼跃蓝溪口”社会实践团队再次来到怀化市沅陵县蓝溪口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图为沅陵县蓝溪口村支部委员会书记田会主持“芙蓉学子—蓝溪口村”调研摸底大会 通讯员 何可 摄

图为“芙蓉学子—蓝溪口村”调研摸底大会会议中 通讯员 赵琳慧 摄
7月11日上午,湖师大生科院赴蓝溪口团队集体成员与沅陵县蓝溪口村支部委员会全体干部就第一次正式会面与相关工作的进一步规划开展了“芙蓉学子—蓝溪口村”调研摸底大会。在会上,村委会书记田会作为代表对湖师大生科院赴蓝溪口团队的到来表达了热烈欢迎并表示会对湖师大生科院赴蓝溪口团队开展的各项活动提供全力支持与帮助。同时,会议上指出接下来湖师大生科院赴蓝溪口团队主要是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分别走访蓝溪口村16个组的部分村民,去了解村民眼中的蓝溪口村,去更深入的认识理解蓝溪口村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发生的变化。

图为两年前的蓝溪口村 沅陵县蓝溪口村支部委员会书记田会 供

图为当前蓝溪口村马路 通讯员 赵琳慧 摄

图为村民正冒着烈日为下半年的柏油路建设做准备工作 通讯员 杨智鹏 摄
蓝溪口村鸟语花香,山碧水清,沅江缓缓。据受采访村民讲述,蓝溪口近五年变化非常大。“要想富先修路”,蓝溪口村的交通变化得尤其明显,曾经村内的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曾经的泥巴路铺上了水泥变得平坦且整洁,交通出行变得更加方便,与外界的经济交往变得更为频繁。“下半年我们村将全部铺上柏油路,到时候出行将更加方便。”在一旁的沅陵县政府驻村蓝溪口乡村振兴队长张征介绍道。

图为奶奶等村民和沅陵县政府驻村蓝溪口乡村振兴队长张征 通讯员 何可 摄

图为奶奶给我们展示她腌制的酸菜 通讯员 何可 摄
在采访的村民中有位85岁高龄的老奶奶,据了解,她经历过土匪横行的年代,经历过大饥荒,曾经食不饱穿不暖。当问起她对当今生活的感想与评价时,她说:“现在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啦,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衣食住行医各方面都有保障,娱乐生活也相当丰富,巴不得多活几年。这一切都是因为咱们国家富强,党在不断为我们谋求幸福,村里通过乡村振兴发展得越来越好,交通卫生医疗经济这些方面的发展真的可以竖起大拇指。”在最后,奶奶告诉我们说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去将未来的国家社会建设得更好。

图为正在对蓝溪口村支部委员会前任书记进行采访 通讯员 何可 摄
为了更进一步的全面了解蓝溪口村近几年发生的变化,湖师大生科院赴蓝溪口团队去采访了蓝溪口村支部委员会前任书记。老书记告诉调研团队说,在乡村振兴战略没开始实施之前,蓝溪口村是国家级重点贫困村,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蓝溪口村成功脱贫,村内的基础设施与村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日渐完善。例如对村内的低保户村委每一季度都会进行一次拜访,对五保户每月会去拜访一到两次,对残疾人低保五保这类特殊帮扶对象村委会尽全力提供衣食住行医多方面的帮助。老书记表示他相信蓝溪口村的将来会越来越好,但是现在应该将那些未建设完善的进行进一步建设,从村民出发,为村民谋福祉。

图为沙湾组组长与村民同湖师大生科院赴蓝溪口团队代表合影 通讯员 赵琳慧 摄
接下来采访的沙湾组组长表示说,虽然村内的基础设施与相关政策基本完善,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以沙湾组为例,沙湾组多老人,子女大多外出务工,并且地理位置离河远,没有车辆到县里,村民只能坐船去,交通很不便利,每次到坐船的地方都要走接近半个小时。虽然每家每户都种了许多的蜜柚,但是没有什么销路,无法转换成经济作物,创造收益。政府虽然表示会帮忙进行销售,但是成效不明显。
随着话题的逐渐深入组长表示大部分留守老人在家中,会存在医疗不便、就医不及时、内心比较孤独等情况。其次收入也是个问题,虽然有养鸡鸭鹅,但是属于个体养殖,数量不多,收入不高。但是如果发展集体养殖扩大规模并有固定的买卖商家的话,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村内现在也在着力解决集体经济不发达这一问题,大力发展渔家乐这一经济项目。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由沅陵县政府指导,蓝溪口村委会带领实施的村内乡村振兴基本建设已经趋于完善,公路的修建、基本保障政策的确立与实施、相关经济产业的规划发展......一切都在稳步健全发展,但振兴路漫漫,村里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共同解决,一齐创造幸福乡村生活,构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