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持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乐道拾遗,匠心筑遗。为弘扬非遗文化,探索后疫情时代下乡村振兴新模式,7月5日,河南理工大学“弘扬非遗文化,推动乡村振兴”调研团深入焦作市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开展调研活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学习如何将非遗传承与发展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相结合,让非遗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融入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
调研团首先与陈家沟村委会进行了座谈,明确了太极拳在陈家沟的发展历程。并有幸采访到了当地党支部书记助理——清华大学硕士生郜酾棋,她向调研团介绍了太极拳的起源和传承,以及陈家沟在太极拳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阐述了有关陈家沟未来发展的展望,并强调了太极拳对陈家沟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也提到将太极拳文化融入乡村发展过程中,文化的底蕴、村民的意愿、政府的支持极为重要。同时,她向调研团成员说道:“希望能够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陈家沟经济发展,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广太极拳文化,让我们的国家级的瑰宝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接着为探索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线下采访等形式开展调研活动。成员们了解到,十年来,温县按照焦作市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国养生地”这一战略要求,持续擦亮太极圣地名片。一方面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大力投入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景区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全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旅游+”战略,叫响“太极圣地、康养温县〞,多维度、全领域、全方位、全链条开展文旅深度融合,逐步构建了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太极圣地陈家沟也实现了华丽嬗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队员们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村民们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同时,他们也关注到旅游业可能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希望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护好自然环境和乡村风貌,确保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调研团成员也发现了陈家沟村发展面临的一些挑战。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由于地理条件和资金限制,陈家沟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这对乡村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吸引更多游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次是人才培养和管理的不足。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但目前陈家沟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实践团队将把调研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及政府,为陈家沟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调研团成员深刻了解到陈家沟村作为太极拳发源地,以“太极+文化+产业+旅游”发展乡村旅游,聚集了千万人的目光,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以及乡村振兴在新时代所赋予的重要含义。团队表示,要以此调研为契机,深化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深入实地,以自身力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做新时代有担当的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