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明天早上5:30在学校南门集合,一起乘车去官港镇!”2月28日晚上九点多,许敏老师在“官港拍摄采风”微信群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此外官港镇的相关接应人员也在群里发布了介绍官港镇的相关文件。我仔细地阅读着群里的资料:“‘名茶之乡’、‘山区资源库’、‘茶都菇城’······看起来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地方。”心中对明天的官港镇调研之旅又多了几分憧憬和期待。
3月1日凌晨,校园内一片漆黑,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由池州学院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和茶艺社师生组成的调研小队开启了前往东至县官港镇的拍摄采风之旅。经过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上午7:30左右,天空放晴,晨光熹微,拍摄采风小队顺利到达官港镇人民政府,政府工作人员热情款待了远道而来的池州学院师生们。“这里就是我想象中田园生活的样子啊!”我身边的同伴欣赏了周围的环境后如是说。
经过讨论安排,拍摄采风小组兵分两路:线路一由左罗同志陪同,先至横岭北岗茶庄取景,结束后结合官港镇“三八”妇女节活动赴乌竹村拍摄采风,午餐后前往新溪村拍摄古村落镜头,并在民主村取景茶园和美丽乡村建设画面;线路二由汪正东同志陪同,分别赴镇茶叶香菇大市场、官港中学、许氏祠堂、明王禅寺、唐山寺和黄柏村高化塘茶园等取景。
这一天的行程结束已是晚上七点多,回到学校后,我在我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官港的山与水就如同当地盛产的茶叶名——‘阳排翠春’、‘大王云尖’、‘北岗雾毫’、‘阳岗云尖’一样的美。茶香浓郁,乡村烟火,都道此行不虚。”
横岭之巅品茗抚琴
我与同伴到达的第一个拍摄采风点是官港镇横岭北岗茶庄,茶庄在一座高山上,生态环境及土壤条件都十分适宜茶叶生长,到达后,工作人员向我们细致地介绍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历史、茶叶品种及种植经验,“同学们既然来了,就请好好地感受一下我们这边的茶文化吧!”
茶庄的种种精致良茶令我与同伴应接不暇,但最让我们难忘的还当属为助力官港镇打造山货营销新模式,我院茶艺社的三位优秀学员带来的的茶艺展示:在横岭山之巅,清风徐徐,学员们身着中国禅意茶服,以两位女学员展示沏茶、赏茶、闻茶与品茶的技艺为主,另一位男学员在旁轻抚古筝,余音袅袅,身后的青松苍翠欲滴,一切都恰到好处,尽显品茗人的高雅之姿。
余者在旁静听松声,细闻茶香,沁人心脾,周边群山环绕,放眼望去山下的古村落尽收眼底,唯美静谧,那一刻,大家都感受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真正的安宁,在阵阵美妙的琴声与缕缕茶香中,灵魂返璞归真。在后来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这实在是一种生活艺术,是真正的茶道。
乌竹阳排花样生活
临近中午,调研小队抵达位于官港镇东南部的乌竹村阳排,“38女神节——做自己的女王”一面粉色的打卡墙赫然映入眼帘,仪式感扑面而来。据了解,当地为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进一步丰富广大妇女的文化素质生活,官港镇开展“茶园飘香花样生活”为主题的庆“三八”活动。行至阳排,走入其中,便很快感受到浓浓的乡村烟火味,当地村民与来访游客其乐融融,阳光明媚,欢声笑语回荡在阳排的午后。
“这儿的生活环境,真的富有诗意又有人间烟火味。”身旁的同伴见此场景,不禁感叹。当地群峰环绕,流泉飞瀑,生长着具有特色的阳排翠竹、阳排柑桔催生了当地的“旅游经济”。若是三月自驾来到这里,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而行,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漫山遍野的樱花,微风徐来,暗香浮动,仿佛闯入了花之仙境。
当地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如:茶园漫步、花艺课堂、露营游戏、特色农家饭等等。我与同伴顺着逶迤的茶园小道拾级而上,小道两旁皆是绿油油的茶树与柑橘树,还点缀着一些清新的小野花,扑面而来的微风中夹带着淡淡的清香,身旁的同伴略显兴奋:“这些清香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呀,是纯天然的!”有文采的游客还趁兴吟起了应景的诗句,此刻,天时,地利,人和。
活动现场还邀请了专业花艺老师进行授课,为大家介绍了花艺的搭配并现场示范和指导大家插花技巧,游客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选材、修剪和搭配,让鲜花装饰自己岁月青春,赋予花朵独特的艺术价值。拍摄采风的同学还参与了当地特色小吃——东至米饺的制作,同行的干部激动的对同学们说:“你们也来体验体验呀,有些游客是当地人都会包,你们也来试试,包米饺可不容易哦!”大家跃跃欲试,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把馅儿夹进面皮中,慢慢地将手合拢,将边捏在一起,捏米饺的花边是一门技术活,看着身旁的阿姨们娴熟地手法,再望望自己手中的“四不像”,大家相视一笑,都在尽情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体验当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大家把包好的米饺整齐地排列在蒸锅中,很快诱人的香味便从蒸笼中飘了出来,味道可口软糯,来访的游客品尝过后纷纷赞不绝口。
当地工作人员为拍摄采风小组安排了丰盛的午餐,与来访游客一同品味乌竹村阳排的特色农家饭。“快尝尝!大家不要拘束呀,品尝一下我们这里的特色,看看合不合你们的胃口呀!”灶下的柴火旺,饭桌上的菜品琳良满目:翻炒的香米果、软糯的萝卜圆子、喷香的干笋烧肉、鲜美的干煸泥鳅、色香味俱全的仔鸡干锅等等,都是地地道道的农家特色美食,每一道菜都是餐桌上不可替代的主角。“如果可以不用上课,我真的好想在这里待上一整天,吹吹山风,深深地融进这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中。”“我看你就是嘴馋,吃到了好吃的就不想走了吧,我还不知道你?”饭桌上,大家谈笑风生,欢快的氛围中洋溢着爽朗的笑声。
官港历史人文荟萃
官港镇历史悠久,早就听说是革命老区,东至县早期共产党员、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陈仲亭就在此出生,陈仲亭、汪五喜等多位革命先烈曾在此浴血奋战。著名作家张天翼曾为陈仲亭写下挽联:“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人”,称赞其“宁愿站着死,不可跪着生”的铮铮铁骨。
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调研小组在国民党驻日大使——许世英故居进行了参观,并在许氏宗祠取景,在热心居民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许氏家风与家规,知晓了每一块门匾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深刻含义,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们,此次调研活动无疑提升了我们的人文素养与历史情怀,“想不到这里还有如此多的历史故事,这些都是在课堂中领悟不到的,今天亲身至此,我才能这样近距离地感受到深厚的人文底蕴,回去之后我一定要好好地记录下来,之后更多地走出校园,去亲身体验这些!”
之后调研小组又进入了官港中学,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观摩老师们的教学,学生们专心致志的聆听,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对于拍摄采风人员也是礼貌有加,充分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少年积极向上、文明有礼的精神面貌。官港中学校纪严明,校风优良,培养出的学生勤奋好学,以振兴家乡为己任,他们刻苦勤勉的身影和让调研小组的成员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自己上中学时的模样,那个青涩懵懂却又充满了少年意气的自己,“这次的采风之旅我也很感动,看着教室里的孩子们,跟他们接触,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好像回到了自己当初念书的时候。想到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就会觉得我们的奋斗和工作再辛苦都是相当值得的!”随行的官港镇干部们发自肺腑地说道。
“此次调研之旅拍摄团队顺利完成了‘建设美丽官港’宣传片的摄制工作,但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带队老师在返行的路途中与同学们进行总结交流。
“我们之后可以发挥池州学院自身的人力、智力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然后再结合官港镇的原有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助力发展官港镇的乡村经济。”一位同学回答道。大家也都展开了讨论,纷纷各抒己见,分享着自己此次调研的感悟与所见所闻。
“对,你们同学说得很好,我们要不断立足于我们的调研成果,努力在打造官港山货营销新模式上下功夫,更好地助力官港镇乡村振兴。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之后也要多多地走出校园,去外面看看,去了解我们国家真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