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浑河在我心——辽宁大学浑河调查实践队

美丽浑河在我心——辽宁大学环境学院“守卫自然”生态环境调研队实践报告
作者:刘子煜 纪宜嘉 赵子谊 王琳 张艺凡 徐筱暄 王文鹤
  • 摘要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也随之遭到破坏,其中,水污染问题对生态影响最为严重,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万物将不能生长。90年代沈阳工业与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导致浑河环境变得极其恶化,赖以生存的鸟类等物种资源数量及种类受到极大影响。浑河流域流经辽宁中部城市群,沿岸人口稠密,因此浑河水污染的治理应被重视起来。为此,我们通过实地走访考察沈阳市内浑河沿岸的形式,积极响应“同在辽河边,共饮辽河水”倡议,立足浑河流域特点与实际,选取鸟类资源,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明确浑河的生态治理状况与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建议,为浑河永续健康发展与规划提供参考。
二、关键词浑河;水污染;鸟类资源;环境生态治理
三、调研内容
调研背景
我们国家早年因为经济、科技过于落后,为了追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而进行了过多的工业生产。在这种追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很多的污染问题和环境问题。浑河作为辽宁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内河,也是因为90年代沈阳工业与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导致其环境变得极其恶化。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带来了极大的生态问题,使许多珍稀动物都离开了那里。近些年来,国家对于生态问题地治理愈来愈重视,沈阳市也通过改造污水处理厂、兴建水利设施、河道清理、水资源情况监测等多种方式开始对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整治,并对其生态环境进行了相关的保护。目前辽宁浑河的生态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许多珍稀鸟类如东方白鹳等都现身在这附近。为响应国家和党组织的号召,推进浑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早日还给沈阳真正的绿水青山,我们特成立调研小组,对浑河流域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调查与了解。
  • 调研目的
浑河是沈阳市的代表河流,贯穿整个城市脉络,滋养着两侧的生命,同时浑河也是辽宁省内资源最丰富的内河,古称沈水,又称为小辽河。随着城市迅速发展,浑河水域污染严重,两岸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且水土流失严重,景观性差。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城市首选的亲自然环境,浑河成为环境建设与治理的关注焦点。为了了解浑河的生态治理现状,本次调研立足浑河流域特点与实际,选取鸟类资源,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明确浑河的生态治理状况与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建议,为浑河永续健康发展与规划提供参考。
  • 调研方法
此次实践中,我们小组运用了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 调研过程
在进行实地考察之前,我们小组查阅了相关文献,对浑河有了大致的了解,以便于后期实践的推进。我们从鸟岛出发,沿着浑河滨水慢道一路前行,在一处开闸口发现了一百到二百只鸿雁和许多野生小鸭子。野生小鸭子十分具有警惕性,他们不向岸边靠近,只在河中央捕食、休息。我们向鸿雁投喂了白菜和玉米粒,并录制了一些鸿雁嬉戏玩耍的视频,他们时而游水,时而振翅。在河边,以访谈的形式向路人和卖投喂食物的老大爷,询问了鸟的种类,鸿雁的生活习性,浑河治理情况等问题。利用网络不受空间限制的便利性,我们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清楚了广大市民对浑河生态治理的了解程度。

调研数据分析
1、污染资料调查
1991—2006年浑河水质沿程变化沿袭了往年的规律, 即上游水质较好, 基本达Ⅴ类标准。下游水质污染重, 到达出境断面后水质有所好转。

 1991—2006年浑河沈阳段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呈逐渐下降趋势, 但浑河沈阳段干流仍为劣Ⅴ类水质,属于污染级。

2005年污染物浓度大幅度下降。2005年浑河沈阳段化学需氧量年均值34毫克/升,五年下降48.5%,氨氮年均值9.72毫克/升,五年下降56.5%。"十五"期间成为浑河沈阳段主 要污染物浓度下降幅度最大的时期。超标污染因子由2001年的6项减少到2005年的2 项。
浑河5条主要支流河中4条为劣v类水质。“十五”期间,浑河支流河中细河,蒲河,满堂河,白塔堡河为劣v类水质,杨官河全年大部分时间断流。与九五相比,细河,满堂河水质好转;蒲河,白塔堡河水质恶化。
2009年枯水期(4月)、丰水期(8月)和平水期(11月)对浑河流域水体进行采样,分析了一个水文年内水体污染变化特征及水体污染的来源。结果表明:浑河流域水体下游(七间房-于家房)NH4+-N污染较重,水质属于Ⅴ类甚至劣Ⅴ类(1.5mg·L-1),大部分监测断面枯水期NH4+-N浓度较高;水体中总磷含量较低(均值为0.16mg·L-1),除北杂木、阿及堡、章党河口和于台,其他监测断面平水期(0.03~0.26mg·L-1)和丰水期(0~0.25mg·L-1)水体中磷浓度低于枯水期(0.13~0.28mg·L-1),表明浑河水体氮磷受点源污染影响较大;重金属Cu、Zn、Cd、Pb浓度在浑河水体中均较低,分别为0.68~21.81、43.33~129、0.26~1.21和0~0.28μg·L-1,水体未受到此类重金属的污染。总体来看,浑河水体受市区和沿岸城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较重。
2010年八月,浑河沈阳段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GB3838-2002Ⅴ类标准要求。主要考核指标化学需氧量浓度值为12毫克/升,达到国家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与去年同期比较,本月浑河沈阳段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值分别下降了42.8%、42.8%和45.4%。
2010年九月浑河沈阳段部分,粪大肠菌群几何均值为 2.0×102 个/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I类水质标准,与去年同期相比,水中粪大肠菌群数量有所增加,主要是东陵大桥断面、砂山桥断面水量减少,水体稀释作用减弱引起水中粪大肠菌群数量增加。浑河沈阳段共鉴定出着生藻类13个属,隶属5门。评价结果显示水质属于轻污染水平,各断面与去年同期处于同一等级。东陵大桥断面鉴定出底栖动物1属,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砂山桥断面鉴定出底栖动物1属,隶属于环节动物门。
2、关于浑河沿岸城市居民对浑河生态治理的了解与调查
 
  1. 调研方式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以线上问卷的形式抽取了六十位沿岸居民来调查浑河沿岸市民对于浑河生态的了解情况。
首先通过被调查者所在地区、年龄、性别进行区分和判断,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又深入探访了居民对浑河及其生态情况、鸟类种类、数量和环境改变度等相关问题的了解程度。
2)数据结果
(3)数据分析
通过一些主要问题的数据分析,我们得知:问卷中被调查者所在城市均匀分布在辽宁省内外,年龄结构18-40岁的居民对于环境的感触最为深刻。大部分人对于浑河及其生态的了解程度仍然欠缺,虽然在国家大力生态治理下浑河生态稳步向好,但仍然需要大力的知识普及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值得肯定的是,超过六成的居民认为浑河生态有了改善,居民的生态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最后,居民纷纷对于改善浑河流域生态问题提出个人见解,体现了居民对于良好生态的向往,对于我们实践队工作的大力支持。
调研结果
浑河本身及周边的治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2003年开始,沈阳对浑河及两岸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改造,陆续建成五里河、沈水湾、长白岛、罗士圈等沿河公园。
第二个阶段是2013年的全运会之前,沈阳依托浑河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原有的健身设施,通过提升改造,将浑河沿线建设成为开放式滨河全民健身带。
第三个阶段是2016到现在,沈阳将浑河两岸滩地内已形成的健身步道、自行车路、滨水木栈道按照统一标准改造并串联。2017年底,浑河核心段——胜利桥到新立堡桥之间滨水空间的建设改造已经完成,沿河绿道一侧为沥青路面或木栈道形式的健身步道,一侧为沥青路面的自行车路,也是标准的马拉松赛道,中间由绿化带隔离,市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步行、骑行或者慢跑
我们调查小组根据污染历年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后我们得知,浑河在治理的历程中是逐步改善,日趋变好的。污染物的含量也在逐步降低,水质有所好转。国家深切关注浑河流域的各类问题,整体得到了发展与突破。
根据水环境情况选取评价指标为:溶解氧(DO)、总磷(TP)、氨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项指标比较法即将实测值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比较,做出单项指标的水质类别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断面COD、BOD5、NH3-N、TP、DO达到Ⅳ类及以上的分别占76%、20%、36%、8%、100%。
  依据各指标Ⅴ类和劣Ⅴ类所占比例和对其进行排序,从较严重污染到轻度污染依次为:TP、BOD5、NH3-N、COD、DO。
  河流单项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各监测断面各项水质指标的评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结果表明:整个水系COD,DO达到Ⅳ类或以上标准,TP、NH3-N、BOD5未达到Ⅳ类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4.132、2.229、2.32。
整个水系COD、BOD5、NH3-N、TP、DO达标率分别为76%、20%、36%、8%、100%。
通过对线上问卷一些主要问题的数据分析,我们得知:问卷中被调查者所在城市均匀分布在辽宁省内外,沈阳市内33.9%,辽宁省内沈阳市外30.51%,辽宁省外35.59%,说明数据的可靠性得到了有力的支撑。年龄结构18-40岁的居民对于环境的感触最为深刻,约占整体的81.36%。其中,十八岁以下、40-60岁、六十岁以上分别占8.47%、6.78%、3.39%。大部分人对于浑河及其生态的了解程度仍然欠缺,数据显示仅有3.39%的人数认为非常了解浑河,而比较了解也仅仅占到了18.64%。而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0.34%、25.42%、32.2%。虽然在国家大方向下的大力生态治理中浑河生态稳步向好,但仍然需要广泛的知识普及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值得肯定的是,超过六成的居民认为浑河周边生态有了改善,约占总体的61.02%,认为浑河本身生态改善的也高达59.32%。说明居民的生态生活质量切实得到了改善。最后,居民纷纷对于改善浑河流域生态问题提出个人见解,例如加大政府治理力度、推进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水利系统等。体现了居民对于良好生态的向往,对于我们实践队工作的大力支持。
 
四、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工业废水不断增长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是水体主要污染源,它面广、量大、含污染物质多、组成复杂,有的毒性大,处理困难。
工业污水排放是沈阳城市河流目前的重要污染源。据了解,长期以来,沈阳的工业企业中,矿业、造纸和纸制品行业、化工、黑色冶炼等6个行业排放的废水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60%,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污染物分别占各自排放总量的47%和46%。这6个行业正是造成沈阳水体污染的主要行业。
近些年虽然沈阳城市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对污染严重的工厂采取了关闭、搬迁等措施,但是许多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废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偷排、漏排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对有些国家明确规定不许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仍排放进入浑河,导致浑河河流污染日趋严重。
 
  • 农业污水的排日益增加
农药残留对水体所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近年来我国农药总产量目前已超过40万吨,生产品种从1986年的5个已发展到200多个,每年农药使用量在23万吨左右,平均使用农药2.33 kg/hm2。根据分析,一般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空气中,在灌溉水与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水体,导致化肥对水体所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
随着沈阳郊区城市化发展,大量小城镇的农业污水量排放量急剧增加,化肥、农药的流失量也越来越多。
农药、化肥的滥用,导致大量农药、化肥残留物在土壤和大气中,通过雨水、地表径流冲刷进入地表水从而造成浑河水体污染。同时沈阳郊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使规模化养殖场的粪尿和废水基本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河流,成为浑河日益严重的污染源。
(三)生活污水垃圾大量排放
生活污水的最大特点是含氮、磷、硫多,细菌多,用水量具有季节变化规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集中,导致沈阳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不断增长。但针对浑河污水的处理率没有同步增加,致使河流遭受严重污染,既影响了城市河流的水质,又影响了城市的景观,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使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受到损害。 
(四)浑河流域生态环境遭遇破坏
所谓河流生态环境是指河水所流经的空间环境,包括河床、漫滩、阶地、水体及水中所含各种物质(有机质、无机质和生物体)。
沈阳城市大量废水的排放,对浑河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造成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对浑河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浑河流域附近存在大量滩涂湿地,曾经吸引数量庞大的候鸟栖息,可由于前些年河流生态环境遭遇严重污染,导致栖息鸟类数量锐减。
目前沈阳政府重视加强保护和恢复浑河河流系统,使其达到一种更接近自然的状态,并利用可持续的特点以增加其生态系统的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即修复受损河流物理、生物或生态状态的过程,使修复后的河流较修复前更加健康和稳定。实现浑河河岸带稳定,水质改善,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渔业更加可持续性发展,以期河流能够更加自然化。
而浑河生态环境的修复过程和修复后的生态监测、所造成的影响跟踪评价,以及利用模型的预测评价也相当重要,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沈阳城市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
可通过监测浑河水生、鱼类和涉水鸟类种群和数量,以及湿地栖息地改善情况来表征修复的效果,当浑河生态系统能够自我维持时,就意味着生态环境修复的完成。
(五)居民生态环境意识欠缺
根据线上调查问卷结果数据显示,大部分居民对浑河生态情况了解程度较低,对相关环境问题关注度不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关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公民在生态环境意识方面还缺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存在相关机构对公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环保行政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存在滞后性等问题。
  • 解决方法
(一)加强浑河生态的法制化管理
依据《沈阳市2022年水环境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应当明确年度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与责任主体;出台了《沈阳市水污染防治综合考核办法(试行)》,加强工作调度和督办考核,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重点开展了4方面工作:一是实施重点断面达标攻坚。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组织召开常务会议、攻坚调度会议研究国省考断面水质超标整治问题。针对巨流河大桥、旧门桥等达标不稳定断面,我局组织技术、监测以及三方力量,督导属地政府研究制定治理对策,落实管控措施,实施重点攻坚。二是强化水污染问题整改。对水环境问题突出的辽中区、新民市、浑南区,报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发环境保护主任督察令,责令限期整改。加大重点河段重点区域的巡查整改力度,累计交办整改各类水污染问题824处、解决污水直排量、超标排放量约33.2万吨/天。三是强化水环境管理。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开展全市16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组织开展2022年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工作。印发《沈阳市2022年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工作方案》并研究制定2022年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重点整治任务清单,组织各地区按照“一口一策”重点整治任务清单落实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工作。开展卧龙湖水质自动监测项目建设,完成项目招标、站点选址、方案设计、施工准备等前期工作。四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于洪区、沈北新区24个行政村开展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159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二)加强管理污废水的排放与治理
农业与工业的污水排放对于浑河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所以治理应当从源头抓起:加强管理污废水的排放治理工作。2001年,按照城市污水处理及利用规划,沈阳市在东部地区建设了满堂河生态型污水处理厂。该工程是沈阳地区第一座采用人工湿地技术进行污水生态处理的示范工程,改善了沿岸生态环境。2017年以来,沈阳市通过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转输和截污纳管工程,开展化工园“梳篦行动”、企业排水“溯源行动”、达标整改“清零行动”……一套“组合拳”,有效遏制了污染物排放,令细河水质不断好转。到目前,沈阳建成和在建的污水处理厂已达12座。今年,沈阳市还将启动南部50万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建成并运行西部、浑南、辉山污水处理厂,推进辽中、新民、新城子等郊区县污水处理厂建设,日处理量在120万吨以上,使沈阳的污水处理率超过70%。今年以来,细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沈阳把浑河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实施河道清淤疏浚、污水截流、污水处理厂建设、绿化景观建设、完善水利设施等工程,同时全方位整治浑河支流,使浑河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浑河水质得到持续提升。
(三)提高对于浑河生态治理的投入
对于生态治理而言,政府应当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扶持浑河生态治理工作。“十三五”以来,沈阳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实施20项水体达标重点工程和十三大类46项重点治污工程;全市16个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时监控保证达标排放;全市入河排污口纳入监管;2020年至今,考核水源达标率保持在100%。2021年,沈阳20个省考以上断面无劣Ⅴ类水体,其中11个断面水质达到优良水平。
(四)积极宣传浑河生态治理,提高居民生态环境意识
据调研报告不难看出,现居民对于浑河生态情况不甚了解,由此说明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对于浑河生态治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当地政府应当加强浑河生态的宣传力度:多举办志愿清扫活动,多鼓励当地居民来到浑河游玩。沈阳当地的中小学也可多举行浑河踏青清扫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沈阳各个高校也多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志愿活动,加强对居民浑河生态的宣传力度,多开展对于浑河的调研活动。
(五)促进区域间的协调治理工作
治污不是沈阳或哪一个城市能独自承担的任务,浑河沿岸的城市需要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浑河污染治理要求全流域采取共同有效行动,上下游协调联动,效果才会好。“同在辽河边,共饮辽河水”。2005年在沈阳举行的辽宁中部城市群书记市长联席会议上,由沈阳牵头,鞍山、抚顺等7城市共同签订了《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准备联手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辽宁中部7城市分布于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四大河流两岸,同属辽河流域。辽宁中部7城市将设立‘辽宁中部城市群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指定专门的联络员,来统一协调,同时要研究具体的惩戒考核机制,使多城市协作治理河流污染能真正见到实效,避免流于形式。
六、实践感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总书记在多年之前就提出的一项理念。浑河作为辽宁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内流河,无疑是一座真正金山银山。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环境的治理与生态的修复工作,而不是重发展,轻保护,忽视环境风险隐患。近年来的整治工程使浑河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浑河水质得到了持续提升。浑河边上也渐渐不再缺乏骑行和跑步的锻炼者。可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才是造福人类的新理念,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也应做到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与经济效益增长浑然一体的资源,契合时代发展需求,有力回应历史发展赋予的时代任务。
 
参考文献  
 
 
时间:2023-02-22 作者:实践团全体成员 来源:辽宁大学环境学院 关注:
  • 美丽浑河在我心——辽宁大学浑河调查实践队
  • 红色行实践团济南战役纪念馆宣讲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