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文化本真 赴传承之路
从夏商西周到唐宋元明,从《千里江山图》到《五牛图》,从陕北的秦腔到安塞的腰鼓... ...变得是文人墨客,是时间的维度,不变的是对文化的代代相承。当然,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昆曲,还有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回到家乡,体验乡村风俗文化,不要将对文化的传承仅仅停留在书面,因为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
一、书中的民俗文化
民俗是什么?我认为民俗就是一种大家约定俗成并长久流传的习惯。那民俗的保留有怎么样的意义?民俗的背后其实就是传统文化,研究民俗就是寻根溯源的过程,探寻这一文化现象的背后内涵。现在大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化不自信,一个民族的自卑和自大其实都是源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不了解,只有深入了解和深刻理解了民族的历史文化,我们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建立深层次的民族自信。我们要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走自己路,发展自己的文化。我们现代的自己的文化要从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中发掘和发展。泰戈尔曾经说过:“古老的种子,他的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当然,内部不适宜今天的文化成分肯定会有,要把它引导发展成我们现代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研究民俗的意义。绝不可能是研究了糟粕就要将其复兴,那要这样说研究了远古社会我们岂不是就要赤身裸体、茹毛饮血了。
二、走进乡村,体验舌尖上的风俗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正是这一方水土生息繁衍出古老而灿烂的风俗文化。单从日常生活上说起,各种各样的风俗真是千奇百怪,举个简单的例子,“陕西十大怪”我从小便耳熟能详,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也是菜、碗盆不分家......这十大怪中将近一半的“怪”都与吃相关,民以食为天,可见说到民俗文化,“吃”是不得不提的。我家祖祖辈辈都生在徐州,长在徐州,徐州的传统美食虽没有“十大怪”那样响的名声,但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完的。
(一)炸炸果,焦叶子
炸果是徐州地区特有的具代表性的年货,更是代代徐州人难以忘怀的味道。每逢过年,几乎家家都会飘出炸果的香气,这也意味着新年即将到来。可以说,散发乡土气息的炸果里,可以找到真正的年味。
炸果的原料很简单即米,少许面和芝麻,将米送到加工坊磨成米粉,加上水和成面团,捏成窝窝头,放在锅上面蒸,蒸熟后放到案板上加面揉均匀,由于以前糖比较难的,所以大多加盐调味。揉好以后揪成一个个季子,再揉成一个个小面团,然后拿出擀面杖,用擀面条单饼的方式,擀出圆形薄面饼,用刀从中间划开,再切出菱形、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炸果坯子,然后散开铺在凉席上,最后放在院子朝阳处晒几天,等水分晾干后,就装起来,等到临过年的头一两天,就开始做炸果了。
还有另一种炸果,一般称作“焦叶子”,因原料只有面和芝麻,炸出来后色泽更加金黄,外形像烧焦的叶子,所以被形象地称作焦叶子。焦叶子一般会加糖进行调味。所以家家户户可以根据喜好和口味来进行选择。
(二)吃了“猫耳朵”,来年不会冻耳朵
“猫耳朵”其实就是肉馅的水饺,不过是用一块梯形的饺子皮包成的,外形酷似猫的耳朵,因为早些年条件比较艰苦,寒冬降临很多人都会冻伤,尤其是耳朵,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寓意:吃了“猫耳朵”,来年不会冻耳朵,与其说是希望不会冻耳朵,我觉得更希望早日脱离艰苦的环境,过上好日子,不畏严寒,春暖花开。
三、家家户户,不一样的中国年
除了一些传统的春节习俗,比如贴春联、年夜饭、拜年,每一家都会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就像是每一家都会有独特的家风,这些习惯也会随着家风传承下来,成为每个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爬山祈福,了解历史
我们家每年过年期间都会去爬山,云龙山、大洞山、竹林寺,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山,我不知道这个习惯从何而来,但我觉得,爬山是想让我们知道,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有登山的意志,每每觉得困难想要放弃时,想一想爬山的过程,是累,但也在不断向上。不仅仅会爬山,我们家会逛一逛博物馆,担任徐博志愿讲解员的我会带弟弟妹妹们学习一些历史知识,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二)多才多艺,修身养性
我生活在一个家系庞大的家庭,因此到了我这一辈,便有二十多个兄弟姐妹,上至二十三,下至刚刚会走路,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小家,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会学习或是乐器,或是美术,或是体育,总之,不再是仅仅被关注学习成绩,而是综合发展。我从小便学习多种乐器,但是因为贪玩所以都没有学出成绩。因此,进入大学之后,我又重新开始学习古筝,寒假也参加了等级考试。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学习一门乐器,不仅可以增强自信,提高审美水平,更能通过弹奏不同地方的筝曲去了解这一地域的文化。比如陕西筝曲融合了秦腔、同州梆子、弦板调等戏曲剧种,因而旋律悲壮凄越;而江南的筝曲显得更加婉转动人,悠扬动听。
为何当今许多人将传承二字挂在嘴边?因为不忘本才能更好地去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的创新。但是现如今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人口的流失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变得鲜为人知,随着越来越多老一辈人的离开,许多民俗将会成为之上文字,更多的是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消散于时间长河之中。因此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及风俗对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在发展与传承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共赴美好未来。
时间:2023-02-17 作者:李非凡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贯彻二十大,医保惠民生
-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为让广大市民享受全民医保这一惠民政策,
- 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