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百代不衰”
——“关于新时代下过年氛围的调查与研究”
□高嘉阳(城市与环境学院2202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中国
农历新年,俗称新岁、
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这些活动以
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新年的年味变得越来越淡,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禁放烟花、外来节日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淡忘等。
一、关于节日本身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
舞狮、
飘色、
舞龙、
游神、
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也有
踩高跷、
跑旱船、
扭秧歌等等。春节期间
守岁、吃
团年饭、
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二、关于调查本身
我们本次的调查针对于新年的过年氛围问题来进行,本质上来说是深层的文化问题,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关于新年的年味越来越弱,主要表现为庆祝活动减少、人们思想淡化等,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是寻找关于年味变化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在调查中,从最初电子问卷与纸质问卷的选择,关于调查载体的选择让我们明白如何在具体问题上更有针对性的广泛收集数据,在数据统计方面,我们了解到表格的模式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到群众的想法,以上便是了解问题的过程。
三.关于心得编写
在心得的编写中,我对word等软件的使用有了更高层次的掌握,不仅熟悉了电脑的操作,更明白了论文作为实践活动后的结晶的重要意义,自己的思考融入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同样这次的调查与研究让我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思想,对年味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影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些收获让我对日后的实践活动充满期待,更期待我的思维可以得到不断的锻炼,我想这便是最大的收获吧。
总结: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古至今,都是最重要的文化节日,其中拥有的思想文化内涵永远是不可替代的,有着一定的文化意义。生产力的提高使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变,使人们的文化意识不断淡化,但是文化为根,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够出台一些政策,使春节更有原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