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百代不衰
——关于新时代下过年氛围变化的调查与研究心得
□陈 曦(城市与环境学院2101班)
年味,在我们每一个眼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感,它代表着与家人团圆的温情,是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思念,是饭菜飘香的诱惑,更是一年到头最弥足珍贵的一次体验。过年是传统,年味也该从传统中寻找,找回浓浓的年味重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
春节是我国最主要传统节日,它浓缩了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天人合一思想”、“孝道”等,有着历史悠久而且丰富多样的习俗。最近,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陆续返乡,家家户户也又开始热闹起来。但是,人们却总是感慨“过年越来越没意思”,“年味越来越淡了”。是的,没有了年夜饭的诱惑、没有了走亲访友的欲望、越来越少的仪式感、越来越少的纯粹童心。当人们的沟通联络变得越来越便捷的时候,有人却又开始怀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那般纯朴的生活方式。在期盼改革加速、社会加快转型的当下,春节的“年味”变淡似乎成为一个无法扭转的趋势。对于很多都市人来说,走向现代化生活的乡愁已经成为心结,城乡巨变,斗转星移,故乡已不是那个记忆中亲切的故乡,而除夕也不再是小时候那个带来无数温馨、开心、快乐的日子。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有责任、有担当,去改变年味变淡的现状。我们想要过一个有年味的年,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态度,然后付诸行动。首先,让自己行动起来,帮父母或者亲朋好友一起筹备年货,一起准备过年需要的菜肴,慢慢的会感受到过年的气氛。我们可以放下手机、放下电脑,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过年上面,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带家人一起出去玩,出去逛街,吃好吃的,玩好玩的。还可以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感受包饺子的乐趣,同时聊聊家常。
社会层面上总的来说,一是政府部门加强宏观引导,发挥保护和传承春节习俗的导向作用。二是政府主导,文旅部门协调组织对农村春节习俗的保护。三是文旅部门发动居民小区参与到传承与保护春节的习俗中。四是文旅局通过宣传积极引导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五是教体局将春节文化引进课堂,从娃娃抓起,提升认同感。六是将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融入更多的文化习俗,充分将春节传统习俗得到更好的传承。七是弘扬传统文化,多元化开展文化活动。打造主题文化活动、增强城市文化魅力。
相信在我们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春节氛围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