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食物观 助力百姓吃的安心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是一项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民心工程”。为深入了解农村食品安全现状,12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食”得初心实践队,赴临沂市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埠上村开展实践活动。
       “大食物观”的基础是“粮”。实践发现,选择耕种土地的大多数是年龄较高的村民,他们虽然对土地有着很大的热情,但毕竟精力有限,只能经营少量土地,村里的青壮年大多选择把土地转让或者承包出去,外出打工赚钱,也有极少数年轻人直接让土地荒废着。其实年轻村民不愿意继续守着土地耕作的原因我们也不难猜到,虽然国家针对种粮已经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度支持,也为了确保农民利益多次调整粮食收购保护价,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年轻人的消费水平远高于上一辈人,单单依靠种地并不能解决生计问题。而且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拥有更多知识和技能的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走出农村,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再需要像老一辈一样死守着那一亩二分地,享受过城里生活的年轻人自然不愿意再回到农村。

       目前埠上村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机械化水平低,虽然现在有许多大型的农业机械,但是老一辈的农民大多没有文化,不会操作这样的机器。而会操作这种机器的年轻人考虑到收入等原因不愿意接手土地,这导致埠上村种地的农民还在采用传统的方式耕种农作物,很少借助机器辅助农活,几乎全部依靠人力进行播种和收割。这样不但劳动力大,而且任务繁重,给农民带来极大的负担。除了文化水平低之外,埠上村村民不提高机械化水平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地农民的土地经营分散,规模小,而且种植的作物比较多样,购买机械对当地村民而言成本太高。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种粮收入高不高,直接影响农民的种粮信心。要想在更高水平上保障粮食安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必须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目前,国家主要通过降成本、抓收购、增收益,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而增加粮食的产量和收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粮食种植也需要大量年轻的接班人,只有将粮食主导权抓在自己手里,才不会受制于人。针对此次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及时向村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知识科普,也向村民们认真介绍了大食物观的内容以及树立大食物观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还能在选购食物方面给他们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从而增强村民的食物安全意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检验知识的“试金石”,任何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此次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与基层农民的感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我们应始终在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上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多种粮、种好粮,中国人就能用沉稳有力的双手托起中国饭碗,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稳稳当当地写实在广袤的田野上。
 
时间:2023-01-08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 “食”得初心实践队 张敏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 “食”得初心实践队 关注:
  • 树立大食物观 助力百姓吃的安心
  • 树立大食物观 助力百姓吃的安心
  •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是一项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民心工程”。为深入了解农村食品安全现状,1
  • 01-08
  • 净化地球母亲 守护美好家园
  • 净化地球母亲 守护美好家园
  • 为了更好的绿化、美化、净化地球家园,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1月3日,聊
  • 01-07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 与众携手战疫,共待春暖花开】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