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蔬菜发展,端稳“中国饭碗”

       仓廪实,天下安。自古以来,国人的吃饭问题都是一等一的大事。而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挑战变化日新月异,端牢“中国饭碗”,更是无比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指出“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2023年1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食”得初心实践队来到了“蔬菜之乡”、著名的“菜篮子”——山东省寿光市,前往田柳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调研。
       科技应用,“食”得保障
       实践队调研发现,该镇土地流转承包规模大。大片的农田已被村里的种植大户承包,采用新农业管理技术,例如:采用直升机打药,利用大型泵水灌溉器统一灌溉。小片的土地,例如大棚前,碎块地等则应用喷灌和滴灌技术。只有较少年老个体户仍采用大水漫灌式。青壮年多从事种植大棚工作,新式的大棚,卷帘机代替了人力拉棚,新织无纺布代替了普通的稻草,棚内多采用滴灌甚至根灌,喷药机器均为电动喷雾器,人力栽苗被栽苗器所取代。我们可以看出,当地技术发展使蔬菜的种植更加有保障。

(图为实践队员走访菜农调研新式大棚的优点)
       种类多样,“食”得不同
       当地大棚种植从以前的单一化种植到现在的多元化种植,种植的经济植物以大、小番茄,黄瓜, 茄子,青椒,油豆等蔬菜为主,当然除了蔬菜村民还可以在棚内种植樱桃,草莓,蘑菇……大棚的小番茄、黄瓜、五彩椒等蔬菜种植大多是一年两茬,春季一茬秋后一茬,但如果是种植菠菜、茼蒿等叶绿类蔬菜就甚至能到一年四茬,若种植樱桃园等果树,果农们大多选择一年在大棚内种冬季一茬,剩下的时间都会打理果园。产出的蔬菜水果会第一时间满足当地人民需求。本次实践调研中,村民说“吃糠咽菜,白面馒头当做走亲访友的礼物”这一情况已经变为了“肉、蛋、奶餐桌上常见”“吃杂粮是身体需要”。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餐桌上常见食品的转化。
    一体管理,“食”的放心
    实践队与当地养殖业户主交流得知,在当地养殖鸡、鸭等禽类或者猪、羊较为常见,并且一些公司会与当地的养殖户提前预定产品,统一买卖苗种,给牲畜接种疫苗,瞄准市场进行有效生产供给,从而大大降低养殖户的养殖风险,给当地售卖的产品提供一定的的安全保障。此外,一些养殖大户同时也是土地承包大户,在养殖的同时以自己种植的粮食作为饲料,而圈养牲畜所得的粪便再进行肥田,形成了一个高效利用各项资源的良性循环。近几年该乡镇除了大型商超外,还开了几家冷鲜肉专卖店,收购并专卖家养猪,具走访显示村民对这些专卖店呈十分欢迎的态度。这些专卖店的出现展现了居民对于肉类的高需求。

(图为实践队员向居民调研农副产品食用情况)
       示范区内有育苗厂致力于研究新型蔬菜幼苗和保障幼苗的供给。不少农户还会拿出大棚的一部分田地作为育苗厂新型种苗的实验模块。当地蔬菜种植多以外销为主,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会有固定货主或者小贩来市场定时收购。大多数菜农都是将蔬菜卖给固定货主,每季结账。虽然近年由于疫情原因,货主较少,但是并不存在滞销状况,相反大棚种植户数量依然攀升,这反映了人们对于蔬菜等的农副产品需求越来越大。
       从食物需求侧来看,人们吃饱肚子这一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不少人的需求已经从“吃饱”、“吃好”转变到了“营养”、“健康”,老百姓每天所需要的不只是主粮,果蔬、肉禽、蛋奶都是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有的甚至是餐桌上的“主人公”。而“大食物观”的提出,顺应了这种食物需求的变化趋势也拓宽了传统的对于粮食的定义,强调了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民以食为天,学习“大食物观”明白食物结构优化的内涵就是高质量的发展。只有手里有粮,才能做到心中不慌。
时间:2023-01-04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 田庆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 寒假社会实践“食”得初心实践队 关注:
  • 调研蔬菜发展,端稳“中国饭碗”
  • 调研蔬菜发展,端稳“中国饭碗”
  • 仓廪实,天下安。自古以来,国人的吃饭问题都是一等一的大事。而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挑战变化日新月异,端牢“中国饭
  • 01-04
  • 增进邻里情谊,共创美好家园
  • 增进邻里情谊,共创美好家园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传统文化中的睦邻文化值得各地社区深入学习。“邻睦风亦暖,家和人自康。”良好的邻里关系,是
  • 01-03
  • 深入和谐社区,感受爱的传递
  • 在2022年暑假期间,我们调研团队代表到山东省大福地做志愿者,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参观大福地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老师的介绍,我
  • 01-03
  • 发展社区特色经济,探索城市进步新模式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