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21日电(通讯员 张皋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曲阜师范大学“隐入尘烟”社会实践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于12月19日立足于家乡,通过走访、填调查问卷、对话形式调查了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农民的生活状况与收入情况。
走访村民,调查今夕收入水平12月19日实践队队员来到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李家庄村与村民们坐下来听听他们致富的故事,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他们表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多元化支撑,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在肯定国家政策与指导思想的同时,他们也在思考适合自己增收的新渠道。实践队员们在此次实践中深入走访中亲眼见到了新时代新农村的崭新面貌,深刻感受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但可以缓解城乡矛盾,还能解决农村老人“老无所依”问题。农民的心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富有活力,对生活的充满激情,对未来充满期待。

图为实践队员访谈村民,了解收入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贾志浩 供图
走进社区,了解当地致富的政策与方法随着走访的深入,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了街道办事处,与工作人员沟通了解本村的发展政策与策略,该村秉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大棚种植,让大棚樱桃赶在春节前上市,是不少地方久久攻克不下的难关。然而在被誉为“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的临朐,今年就实现了2至5月每个月都有新鲜樱桃上市且价格不菲。随着电商发展,客户对其他柿子制品的兴趣越来越大,带动了村内柿子酒、柿子煎饼等一系列柿子加工产业的兴起,目前全村现有柿子酒加工作坊3家,柿子煎饼加工户30余户,集中加工点2处。群众经营生产意识不断增强,柿子产业链条不断拓宽。
其他农产品生产也从“合作化”过渡到“机械化”,产量有所提升。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访问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员来到临朐县柳山镇魏家村草莓种植农业特色产业园看到,一座座整齐划一的日光温室大棚内,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掩映在绿叶白花间,长势喜人。农民投身特色农业,引进立式无土栽培技术,通过温度控制花芽分化的时间,克服了冬天低温天气,实现了草莓抢先上市,最高卖到80元一斤。立足临朐大樱桃、桃、山楂、板栗、山柿、奶牛、蜂蜜等资源禀赋,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区域化、特色化为主线,在全县规划乡村振兴八大片区,建设“两村两园两主体”,不断壮大优势规模,聚集、承载、融合农业生产、高新技术推广、苗木繁育、文化旅游等多种要素,开发休闲旅游、科技观光、亲子采摘、科普宣教等项目。建成城关大樱桃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薰衣草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凰龙农旅特色产业园、齐鲁嵩山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等2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30个农业特色产业园,成功争创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市级以上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4个。以“全域大景区、全县大花园”为目标,在发展特色产业之余,持续提升乡村美丽宜居水平,实现产业与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居民生活水平融合振兴。
此次调查虽然时间短,但是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队员们却看到了大学生更多的用武之地,那就是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有必要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更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岗位,而农村就为新一代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人生大舞台,珍惜属于自己的机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