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淇河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2022年7月21日,我去了家乡鹤壁市被称为“中国诗河”的淇河进行了近年来的生态环境变化调研,对淇河这几十年来生态环境的治理优化有了基本的认识。
    淇河,属于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卫河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全长176公里,在鹤壁境内长约83公里。受自然条件变化和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丘陵山区地形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淇河曾多次出现季节性断流,导致生态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骤减;由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鹤壁市大力发展煤炭经济,各地厂房林立,释放大量的污染性气体,淇河面临城市黑臭水体和农业、工业污染的威胁。
    近二十年来政府与人民认识到淇河重要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为确保淇河长治久安,针对淇河季节性断流、生态退化等问题,鹤壁市政府先后于2003年、2011年两次发布政府令,划定三级红线,明确工作要求,切实加强保护,严禁破坏行为。2020年,河南省批准实施《鹤壁市淇河保护条例》,确立“规划引领、保护优先、属地管理、综合治理”的保护原则,明确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工作责任。随着鹤壁市从煤炭城市到文化之城的转变,鹤壁市的工厂也向着绿色高新方面转变,政府对污水排放和农业污染进行了有效管控,使得淇河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获得了极大程度上的改善。为缓解淇河水量小、季节变化大、下渗严重、干旱季节断流等问题,鹤壁采取了增水节流、人工湿地、生态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现在淇河被评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成为中国污染最轻的北方河流之一。
 
时间:2022-09-14 作者:王朝轩 来源:实地考察 关注:
  • 深化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增强“三个服务”意识
  • 首师大生科院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首师大生科院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7月,北京市延庆区刘斌堡乡营盘村迎来了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社会实践队由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5名大学生和指导老师唐文杰组
  • 09-13
  • 接过接力棒,新一批“融溪者”赴天台龙溪乡开展社会实践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