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在启动仪式举行结束后,老师们带领着我们奔赴实践地点开展活动。在车上我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挑战,期待着人生中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来到晋宁清水河村之后,我们先去到了艾蔷薇养殖基地,基地的科研人员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月季种类和新型培育种类;我们走过清水河村,路边都是各种农户和家庭种植的月季,负责人告诉我们,这些普通月季在经过新型培育后,变得更加耐旱和耐寒,花期会延长。
为深入了解云南乡村花卉产业各方面现状以及发展情况,切实了解乡村振兴政策在乡村花卉上的具体落实情况和成效,7月16日我们前往晋宁区花卉企业,开展“花卉扮靓乡村,产业助力振兴”调研活动。下午我们到达晋宁昆阳玉莲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毅莲带领团队参观鲜切花加工厂,同时还展示了合作研发的花植营养液、鲜花焕生精华等鲜花保鲜产品。我们就乡村振兴下合作社的发展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晋宁花卉产业在乡村振兴推动下的发展状况,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了各类花束的搭配、鲜花的保鲜、打包等工作。

图为调研团人员展示花卉包装
亲自动手参与花卉的包装和搭配让我对此次调研更加倍感信心,我们更加清晰的感受到了花卉产业,深入农户和商户,以及合作社的日常工作,我们更加清楚的明白应该如何将电商、互联网与花卉产业相结合,以求为此产业增添一份新动力!通过这次的实践调研活动,我们对乡村振兴下花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与感悟,我们将运用商科知识,助力乡村振兴下云南花卉产业的创新发展。
考察学习时间匆匆而过,虽然这次活动时间很短,但在考察学习中我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经过这短暂而又充实的考察学习,让我收获了友谊;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成长。此次三下乡,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吃苦耐劳,充分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与队友们圆满完成本次的考察学习任务。让我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坚定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决心。
三下乡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在每天实践的路上我常常被天空中的那一抹彩霞所吸引,因此不时驻足拍照,企图用手机来记录下这一刻的美好。在两边全被花卉、木林所包围的公路上行走。因为以前基本都在学校读书,然后大学也是在城市里,我基本很少像这次三下乡一样在乡间的道路上走走。通过这次的三下乡我见识到了乡村的美丽,而且生活的许多美也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农村的生活显然要比城市里的慢,也正是由于农村的“慢”,生活中散落在我们身边的美也更容易被发现。

图为沿途风景
能参加这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感荣幸。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才干。
“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这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是我开启宝库塑造自身的过程。感谢学院给我这次机会,让我用实践行动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为我的成长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