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暑期社会实践| “智巡工域 电启未来”——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实践团探秘南瑞集团

    发布时间:2025-09-10 阅读:
    来源: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智巡工域”实践团
  为深入了解电力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现状,2025年8月4日,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智巡工域”实践团走进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围绕电力市场建设、国产化技术突破、电网调度系统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实地参访与深度调研,解锁中国电力自动化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发展密码。
  
  一、硬核突破:国产化生态圈的“破壁之路”
  
  在南瑞集团核心技术展厅,“自主可控”成为最亮眼的关键词。讲解员指着企业介绍向团队成员讲述:“从芯片到整机,我们已实现全链条国产化替代。”目前,南瑞集团的电力系统全面采用华为鲲鹏芯片、海光x86芯片及金士顿国产化方案,构建起坚不可摧的“中国芯”防线。
  
  这一突破背后是数十年的技术攻坚:早期依赖曙光、浪潮等国产化品牌积累经验,2017年实现自研化控制技术突破,2021年新一代调度系统完全摆脱对外依赖。展厅内的对比数据令人震撼——国产化芯片的运算效率较进口产品提升15%,而成本降低30%,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筑起“护城河”。
  
  二、智能中枢:电网调度系统的“进化史诗”
  
  据技术负责人介绍:南瑞集团用三十年走完了国外五十年的技术路。一套成熟的调度系统需经历“设计联络会-系统搭建-三级测试-现场部署-试运行”五个阶段,仅模块化调试就需60-90天,最终还要通过7×24小时压力测试,确保在极端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我们的Open3000系统曾获国际二等奖,现在的新一代系统更是实现了全自动加速控制。”工程师指着运行中的服务器集群介绍道。在现场调试区,成员们看到技术人员正在接入变电站实时数据,通过数百台服务器的协同运算,将分散的电力节点整合为动态电网图谱,直观展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三、人才密码:从校园到职场的“成长方程式”
  
  “从芯片国产化到系统全球化,南瑞的发展之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智造的实力。”实践团成员在参观笔记中写道。人力资源主管的介绍让实践团成员明确了努力方向。南瑞独特的“三级培养体系”——校园招聘侧重潜力挖掘、入职培训聚焦技术实操、项目历练强调解决问题能力,为行业输送了大批复合型人才。
  
  “从芯片到系统,从国内到全球,南瑞的发展让我们看到,自动化专业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用技术解决国家战略需求。”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深耕电力自动化领域,未来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参访不仅是一次技术探秘,更是一堂生动的“大国智造”思政课。“智巡工域”实践团将持续走访徐州徐工集团等企业,全面呈现江苏省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全貌,让更多青年学子感受中国制造业的硬核实力。
实践报告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