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社区红色基因探寻赴济南实践服务团:访党员楷模,传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5-08-29 阅读: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
  为深入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年学生从革命先辈和优秀党员的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7月25日至27日,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一支由四名大学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红色基因传承”主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专程前往济南市历下区文东社区,采访了前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李晰与基层社区工作者赵莹两位优秀党员,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悟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
  
  李晰:以艺术为炬,照亮红色征程
  
  “艺术陪伴我一生,它让我的工作不是枯燥的,而是有灵魂的;它让我的生活不是乏味的,而是有生机、有诗意的。”谈及音乐与小提琴对自己的影响,李晰老师眼中满是光芒。从跟随赴朝慰问团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到深耕教育领域成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大半个世纪的时光里,艺术始终是她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回忆起抗美援朝前线的岁月,李晰老师动情地说:“现在想起那段日子我都会流泪。朝鲜的冬天格外寒冷,志愿军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吃着炒面就着雪,条件艰苦到难以想象。但即便如此,他们从未叫苦,用生命守护着祖国和人民。”那些年轻战士身上为国捐躯的无畏精神,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也成为她日后用艺术传递红色力量的不竭动力。
  
  作为文东社区发展的见证者,李晰老师说:“这些年,文东社区在红色文化传播上做得越来越出色,宣传到位、活动丰富;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氛围格外温馨;更有赵莹同志这样优秀的基层工作者为老年人贴心服务,我们的生活特别有保障。”
  
  对于新时代红色基因的内涵与传承,李晰老师有着深刻的思考。她认为,红色基因首先是不能丢失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始终坚持的“人民至上”理念,也是勇于自我革命、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新时代,红色基因更应体现为一心向党、服务他人、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她寄语渴望入党的大学生:“要多追求内在修养,保持健康体魄,在专业领域严谨钻研、攻克难关,不懒惰、不贪图享乐,积极向上、突破自我,早日加入党组织,用青春力量传承老一辈的优秀品质。”
  
  赵莹:以实干为帆,践行红色初心
  
  “我的工作很琐碎,每天要么在社区处理政策事务,要么去应急口检查,要么走访居民家中,尤其是要常去看望高龄老人,还要负责征兵、司法调解等工作。”作为基层社区工作者,赵莹用“忙并充实着”形容自己的日常。而这份忙碌中,最让他有成就感的时刻,是居民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想到他、联系他——“这说明居民从心里认可我,想到这些,我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曾主动救助车祸受伤老人的经历,让赵莹对“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有了更真切的体悟。“当时看到老人被车撞后情况紧急,我也有过犹豫,毕竟现场情况复杂,还有不少顾虑。但作为党员,要是漠视不管,我心里过意不去,也想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凭借着所学的应急救护知识,他迅速为老人进行头部包扎、止血等处理,为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这次经历也让他更加坚定:“基层党员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必须在工作中更用心、更投入。”
  
  从18岁成人礼第一次捐献成分血,到组建萤火志愿服务队开展公益活动,赵莹同志的善举从未停歇。“看到血液病病房里的孩子,我特别受触动。人的血液没有很好的替代品,能通过献血帮助他人,我觉得很有意义。”在他的带动下,身边不少人加入到献血和志愿服务中——有女大学生在18岁时跟着他去献血,有年轻工作者主动参与公益,这份爱心的传递,正是他坚持的动力。面对志愿服务中的困难,赵莹坦言:“困难肯定有,但‘坚持’是我唯一的办法。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坚持做,就能看到意义。”
  
  在赵莹看来,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榜样力量至关重要。“党员要带头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基层实实在在做事,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誓言。”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青春、传递正能量,就是对红色基因最好的传承。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的学子们通过与优秀党员面对面交流,不仅深入了解了红色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信念。团队成员表示,未来将以李晰老师、赵莹同志为榜样,将红色精神融入学习与生活,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实践报告推荐
  • 忆峥嵘岁月,承红色基因
  • 8月8日,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红土寻遗韵,数智谱新章”三下乡实践队,奔赴三明市泰宁县岭下村“三个不要忘记”主题馆和
  • 2025-08-2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