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医学子 “三下乡” 实践报告:携手防艾,守护健康
学校名称:锦州医科大学
学院名称:第三临床医学院
团队名称:医路远航志愿服务实践团
关键词:防艾 科普 调查
一、实践背景
艾滋病,作为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严重传染病,自 1981 年首次现身以来,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巨大挑战。放眼全球,艾滋病疫情仍在持续扩散,形势不容乐观。在我国,经过多年不懈的防控努力,艾滋病疫情总体维持在低流行水平,但在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中,聚集性疫情依然存在。尽管目前艾滋病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患者能够长期保持健康状态,寿命也可接近正常人,同时传播风险也能得到有效降低。在此情形下,广泛普及防艾知识、消除大众认知误区、提升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已然成为应对艾滋病挑战的关键举措。

二、实践基本情况
(一)实践主题
防艾,不止于 “防”,更在于 “懂”
(二)实践内容
本次实践活动中,锦州医科大学医路远航志愿服务实践团的同学们奔赴北湖公园,举办了一场极具意义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活动当天,实践团成员身着整齐划一的志愿者服装,早早抵达北湖公园。他们迅速兵分多路,一部分成员在公园入口、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设立宣传咨询点,精心摆放图文并茂的防艾知识展板,成功吸引过往市民驻足了解;另一部分成员则手持精心准备的防艾宣传手册,主动走向路人,面带微笑、礼貌地分发手册,并送上亲切问候。
实践团成员积极与市民展开互动交流,通过礼貌温和的询问,深入了解市民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针对部分市民对艾滋病存在的误解和疑惑,成员们充分运用专业所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如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知识,同时着重强调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并不会传染艾滋病,全力消除市民不必要的恐惧和偏见。对于一些高危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等,成员们也进行了重点风险提示,呼吁大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此次北湖公园防艾宣传活动,医路远航志愿服务实践团与数百名市民进行了有效沟通交流。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显著提高了市民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和防范意识,也进一步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未来,实践团将继续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防艾宣传活动,为助力健康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
三、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在活动筹备前期,医路远航志愿服务实践团高度重视知识储备与沟通技能提升,通过多维度的准备工作,为北湖公园防艾宣传活动筑牢根基。团队组织了一系列集中学习活动,向专业老师虚心请教,学习内容涵盖艾滋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特征、流行病学现状以及最新的防治策略等专业知识。为确保宣传资料的准确性与专业性,团队精心收集权威的防艾信息,精心编制防艾手册。手册内容不仅包含艾滋病的基础知识,如传播途径、预防方法,还融入了真实的案例分析,以及针对不同人群的预防建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力求让各个年龄段、不同知识层次的市民都能轻松理解。
为使队员们在与市民交流时更加得体、高效,团队开展了多轮模拟演练培训。在培训中,专业老师悉心指导队员如何使用礼貌、温和的语言开启对话,怎样耐心倾听市民的疑问,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增强沟通效果,确保交流氛围友好且真诚。针对科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问题和特殊情况,如市民对艾滋病存在严重误解、抵触情绪等,团队进行了情景模拟,通过反复练习,让队员们掌握灵活有效的应对策略,确保在实际宣传中能够准确、规范地传达防艾知识,消除市民的疑惑与顾虑 。
(二)实践过程
队员们身着整齐的志愿者服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在公园内,他们通过设立宣传点,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咨询;积极分发防艾手册,将知识传递到每一位市民手中;开展调查问答,深入了解市民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在与市民交流过程中,队员们始终保持耐心、细心,用专业的知识和真诚的态度为市民答疑解惑,得到了市民们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三)总结与反思
本次北湖公园防艾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让医路远航志愿服务实践团的成员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更通过与市民的深度互动,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贡献了青春力量。活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暴露出一些不足,为团队后续公益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1. 活动成效
知识普及与认知提升:通过发放手册、现场讲解等形式,数百名市民直接参与活动,多数参与者表示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尤其纠正了 “日常接触会感染” 等常见误区,对消除社会歧视、减少恐慌起到积极作用。
团队能力的全面锻炼:成员们在前期培训中深化了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提升了沟通技巧 —— 面对不同年龄、职业的市民,能灵活调整表达方式,如用通俗案例向老年人讲解,用趣味比喻与青少年互动,展现了锦医学子的专业素养与应变能力。
社会价值的有效传递:活动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既响应了国家防艾工作的号召,也让公众感受到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扩大了防艾宣传的影响力,为构建 “全民参与防艾” 的社会氛围添砖加瓦。

2. 反思与改进
宣传形式的创新性不足:本次活动以发放手册、口头讲解为主,形式相对传统。部分年轻市民反馈,若能加入短视频、互动游戏等更生动的形式,接受度会更高。未来可结合新媒体工具,设计防艾知识问答、情景短剧等内容,增强吸引力。
重点人群覆盖的精准度待提升:活动虽覆盖广泛,但针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如青壮年、性少数群体等)的定向宣传不足。后续可联合社区、高校等单位,开展更具针对性的专场活动,确保关键信息触达更需要的群体。
3. 未来展望
本次实践让团队深刻认识到,防艾宣传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责任的传承。医路远航志愿服务实践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总结经验、优化方案,持续深耕防艾公益领域,用专业与热忱架起 “科学防艾” 与 “社会理解” 的桥梁,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通讯员:姜首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