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注沃土,科技绘永昌——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沃土力行”实践团三下乡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08 阅读: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晓凤 刘昊雯 王树婷 王璐 葛靓

  近日,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沃土力行”实践团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走进金昌市永昌县,以“科技、政策、红色”为主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青春的历练,更是一次科技与乡土的深情对话。

科技之光,照亮生态修复之路

  活动期间,实践团首先参观了甘肃绿控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经理马云锡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核心业务及战略布局。作为一家专注于无人机飞播和生态修复的农业科技企业,绿控农业依托河西走廊的地理优势,致力于草原生态修复和智慧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技术负责人韩燕永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无人机设备和飞播作业现场,通过现场演示和讲解,直观了解了无人机飞播技术的操作流程、效率优势以及在生态治理中的应用场景。企业团队与师生还进行了深入座谈,围绕“智慧农业与生态修复”主题展开分享与交流,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推动农业现代化需要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以及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中的双重使命。座谈会上,企业团队与师生们围绕“智慧农业与生态修复”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技术骨干们从行业趋势、项目案例、职业需求等角度分享了宝贵经验,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推动农业现代化需要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既要掌握硬核技术,也要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

  (此图为企业负责人讲解相关技术 王璐摄影)

  (此图为师生们参观企业 王璐摄影)

  在永昌县东关大道的仓储基地,师生们实地观摩了草种分装、农药配比等操作,了解了企业参与的草原鼠害防治、退化草原修复等成果。通过对比修复前后的植被覆盖数据,师生们直观感受到了无人机飞播技术在提升生态治理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 这种将先进技术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的实践模式,不仅展现了农业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也让师生们真切体会到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变革性力量

  (此图为师生们观摩仓库和实践劳动 王璐摄影)

  (此图为师生们实践劳动 王璐摄影)

政策宣讲,为乡村振兴赋能

  为了将乡村振兴政策落到实处,实践团成员们走进甘肃绿控企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政策讲解活动。他们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政策法规,向企业员工与当地村民详细解读了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要点。这场理论宣讲活动,不仅让乡村振兴政策“声”入人心,更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青春动能。实践团成员们用实际行动搭建起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桥梁,让政策之光照亮了乡村振兴之路。

  (此图为乡村振兴政策宣传 王璐摄影)

  (此图为和企业交流 王璐摄影)

绿色生态,共筑草原保护屏障

  此外,实践团还深入永昌县红山窑镇骟马墩滩草原区,实地观摩考察草原植被恢复灭蝗行动。永昌县草原工作站积极响应生态保护号召,全面开启草原蝗虫防治工作,致力于恢复草原植被,维护生态平衡。在此期间,甘肃绿控生态有限公司采用无人机飞防的创新方式开展灭蝗行动。观摩过程中,学生们全神贯注观看无人机操作。飞手不仅进行了专业的演示操作,还给予学生们实践操作无人机的学习机会。通过此次观摩,学生们对绿色生态保护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有力推动着永昌县草原绿色生态的持续改善,共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草原保护屏障。

  (此图为师生们实际操作无人机和观摩无人机作业 王璐摄影)

  (此图为师生们和无人机合影留念 王璐摄影)

扎根乡土,探秘乡村振兴新样板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践团走进田间地头,深入企业乡村,走进永昌县新城镇农林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走进农林场村,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标准化种植基地,智能灌溉设备有序运转,田间的农作物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向参观者详细介绍,自2019年成立以来,合作社创新探索出“支部引领+股份合作+银行贷款+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产业发展方面,合作社充分整合资源,将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整合,村民以委托协议方式将土地交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同时,积极引入特色种植项目,发展高原蔬菜等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此外,各级财政投资形成的经营性资产也纳入合作社管理,进一步盘活了村集体“沉睡资产”。

  (此图为参观农林场合作社 王璐摄影)

  在当地农技人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深入广袤的麦田实地观摩种植情况,因近期天气影响,部分麦田面临霉变风险,存在黑穗病、蚜虫滋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农技人员现场讲解了“一喷三防”等科学防治措施。据介绍,永昌县近年来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生产,从播种到收割的机械化率已达85%以上,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此图为师生们在田间地头观摩麦田 王璐供图)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展示了永昌县新城镇农林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成果,也为乡村振兴领域的经验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农林场村将继续书写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弘扬精神,赓续红色基因新火炬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还前往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开展主题参观活动。纪念馆内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生动再现了革命时期永昌儿女的英勇事迹。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英雄精神”的厚重内涵,纷纷表示要以英雄为榜样,将红色基因融入日常学习与实践,用实际行动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此图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碑 王璐摄影)

  (此图为参观永昌战役纪念馆 王璐摄影)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加深了队员们对本地红色历史的了解,更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见识。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沃土力行”实践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马晓凤刘昊雯王璐王树婷葛靓

实践报告推荐
  • 探访沭阳新发展
  • 知行”实践团成员来到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阳人民政府,先后走访了县博物馆、沭阳融空间、新河胡家花园、扎下艺森园等六个代表性
  • 2025-08-08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多彩大学生网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多彩大学生公众号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