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山东大学(威海)朝歌红楫寻访团成员叶晓蕊来到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退役军人事务所,围绕“退役军人权益保障与社会适应”主题展开实地走访。
在事务所服务大厅,叶晓蕊与多位退役军人围坐交流。老兵们谈起从军时的峥嵘岁月依旧神采飞扬,也坦言脱下军装后“身份转换的阵痛”。一位曾驻守高原的汽车兵说:“回到县城,最担心的是技能用不上、岗位不对口。”
事务所负责人介绍,松阳县通过“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直播带岗、“老兵驿站”精准推介等措施,把适应性培训参训率保持在95%以上,培训后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为了让服务更贴心,当地还上线“松阳老兵码”,实现政策咨询、优待证申领、困难帮扶“掌上办”,目前已为全县退役军人提供线上服务3 200余人次。
座谈中,一位刚通过“老兵码”申领到创业担保贷款的老兵笑言:“以前跑窗口要三天,现在手机点一点,十分钟就搞定。”事务所表示,下一步将完善信息数据库,打通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数据壁垒,让“数据多跑路、老兵少跑腿”。
后来,在负责人带领下,一行人走进松阳县古市镇的“老兵夜校”。教室里,二十多位退役军人正围着沙盘演练乡村应急演练方案,墙上大屏实时滚动着各村防汛数据。十分钟内,他们完成了一次“险情上报—队伍集结—物资调度”的全流程推演。夜校负责人介绍,这套模拟系统由退役通信兵自主开发,已接入全县 196 个自然村监控,演练一次只需一杯茶的时间,却把基层响应速度缩短了半小时。
此次松阳之行,为寻访团积累了鲜活的一手材料。团队将把调研成果整理成报告,为优化山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贡献青年学子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