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深耕白茶故土 解码共富基因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深耕白茶故土 解码共富基因
——嘉兴大学"茗途寻迹"团队安吉实践纪实
2025年7月,一支由8名嘉兴大学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带着检测设备、摄像设备和乡村振兴问卷,怀揣着满腔热情,走进"中国白茶第一村"徐村湾村。这里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也面临着茶产业升级、文化传承断层等典型乡村问题。
一、产业破局:从传统种植到智慧茶业
在千道湾茶业公司的物联网控制中心,团队成员目睹了"数字茶园"的运作: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每30分钟更新数据,无人机巡航精准识别病虫害区域。据企业负责人陈伟介绍,这套系统使农药使用量降低40%,高端茶品比例提升至65%。
团队重点调研了电商销售困境。通过分析拼多多、抖音平台数据发现,当地70%网店存在"重产品轻内容"问题。为此开发的《短视频营销工具包》包含:24节气茶文化脚本模板、茶叶感官评价术语、消费者画像分析模型等一系列网络运营营销措施。预期首期培训覆盖20家农户及以上,助农账号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新高。
二、文化寻根: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
在省级非遗传承人李玉凤的柴火灶前,队员们用录像设备记录下了"杀青-揉捻-烘干"的全流程动作轨迹。这些数据将用于:建设全息投影教学系统、开发AR明信片扫码看工艺、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后续乡村发展战略。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村档案馆发现的1937年茶商账簿,团队据此研读商讨了"茶马古道安吉段"商贸路线图。将这个乡村小镇与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相连,这个新创意促使当地文旅局规划"重走茶商路"沉浸式旅游项目,预计创造一批新的就业岗位。
三、生态密码:绿色发展的技术赋能
通过对比2015-2025年卫星遥感图,团队绘制出《茶园生态演变图谱》,统计得出包括生态隔离带覆盖率从12%增至31%、鸟类物种数恢复至47种、地表径流氮含量下降28%等数据在内的生态系统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数据,本团队提出"碳汇交易"方案,将茶园碳排放与碳中和的协调统一以货币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首批200亩试验茶园期望实现每吨CO₂当量80元的交易收益。这种将生态价值货币化的探索,可以为全国产茶区提供环保与商业结合的活力范本。
乡村振兴的漫漫征途,一代代年年轻力量带来的不仅是方案,更种下了青年与乡村持续对话的种子。
 
作者:赵璐颖 嘉兴大学 来源:嘉兴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