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2025年福建技术师范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海扬帆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一)实践背景
我们选择去福建平潭,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平潭这几年旅游发展得挺好,“蓝眼泪”特别有名,还有“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这个打卡点,很吸引人。二是平潭离我们学校不远,组织大规模调研活动比较方便,来回也不麻烦。
平潭被称为“海峡第一岛”,自然资源丰富,文化传统悠久,还有着重要的革命历史价值。它是离台湾最近的地方,有很多惠台政策,在促进两岸关系方面有不少经验,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到这里调研过。不过,平潭的这些文化还没有被广泛传播,所以我们想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去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年份,很适合搞传承革命传统、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所以,我们福建技术师范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就开展了“览平潭红韵绿景,悟千年文脉传承”实践活动。我们想通过这次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二十大精神,贯彻新时代思想。同时,实地看看红色遗迹,调研一下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情况,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既能帮助平潭宣传,也能锻炼我们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实践目的和意义
本次实践恰好处于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个关键时间点,其开展实践活动有着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目的,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好落实好,实践队根据平潭的红色历史、生态资源以及文化底蕴,打算在多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探寻红色踪迹,深入挖掘革命历史,并且结合“四史”教育来弘扬革命精神。其次是考察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果,总结绿色发展的相关经验,是推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互融合,让青年在实践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思想蕴含的强大力量,对实践者来说,此次活动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二、实践内容与过程
(一)前期准备(5月18日—6月23日)
为保证实践活动可顺利开展,团队针对多方面内容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在物料准备方面,完成了实践队横幅的制作工作,采购了晕车药、创可贴以及防暑用品等一系列应急药品,配备了调研记录本、签字笔等相关工具,设计了调查问卷,其中囊括选择和开放题型,内容主要围绕红色文化认知以及生态保护评价展开,制作了宣传手册,手册中包含红色景点介绍、生态知识以及行程安排,为活动开展提供物质支持。
人员分工方面,根据专业特长把招募的队员分成了调研组、拍摄组、宣传组和后勤组。建立了微信群方便及时沟通,制作了包含联系方式和紧急联系人的通讯录。明确了后期推文撰写、视频剪辑、成果汇报等工作的具体分工。做到“每个人都有职责,每件事都有人落实”。

(二)实践过程(2025年7月3日—7月4日)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当中,团队主要是围绕着理论学习、调研走访、文化体验、环保行动以及成果整理这几个方面来展开相关工作的。
在第一天上午的时候我们抵达了平潭猴研岛,这个地方景色十分美丽而且有着到处可看到的环保标识,前来游玩的游客们也都秩序良好,我们针对游客展开了采访工作,同时还分发了问卷以及宣传手册,游客们都非常配合我们以便完成相关工作。
理论学习在整个实践进程中始终贯穿,我们组织开展了研读会,队员们认真深入地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习近平在福建》等相关著作,结合平潭当地的实际状况情形,去体会总书记针对地方发展所进行的战略思考,着重重点学习《平潭革命史》等方面资料,以此了解当地革命历程当中的关键事件以及人物。系统全面地掌握平潭的生态保护政策,理解风力发电项目所有的环保价值以及“蓝眼泪”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最终为实地调研奠定下理论基础。

此次调研活动运用了“问卷 + 实地”这样的形式,于猴研岛景区入口处以及北部生态廊道观景台等地,我们进行了问卷的分发工作,借助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这种办法,去收集游客针对红色旅游以及生态保护所抱持的看法,在猴研岛“68海里”地标之处,同游客交流关于两岸关系的见解并且加以记录。在大坪村主题党日馆,聆听讲解员详尽讲述平潭的革命历程以及发展过程,举办了“览平潭红韵绿景,悟千年文脉传承”主题宣讲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读书汇活动,在曾焕乾故居,对当地老人展开采访,记录烈士的生平事迹以及革命故事,在国彩村红色文化馆,与村干部、村民进行座谈,探讨红色资源帮助乡村的具体途径。
文化与生态体验正持续展开,队员们身处猴研岛“同心石”前,切实感受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地理距离,思索两岸关系今后的发展走向,于大坪村,队员们亲身领会“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果,在北部生态廊道玻璃栈道,队员们仔细考察风力发电机组,由此领悟环境保护的意义,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队员们凭借史前的石器、陶器等各类文物,去探寻先民所蕴含的智慧。在国彩村红色文化馆,队员们借助历史图片以及实物展品,全面系统地学习当地在革命时期所做出的贡献,真切感受红色文化在当代所呈现出的生命力。
三、实践成果与收获
(一)实践成果
这两天实践,团队有这么些成果。
数据资料这块,收上来不少有效问卷,里面有不同年龄、不同地方游客对红色旅游的满意度、对生态保护的了解,还有他们聊两岸关系的记录,这些都是第一手资料,能给后面分析用。
宣传方面,线上线下一起做,让更多人知道了平潭的历史和文化。
阶段性成果也有了点眉目,团队初步搭了个调研报告的架子,里面有数据统计、访谈摘要和图片资料,能给后面研究打底子。还攒了些《红色平潭记忆》成果集的素材,把红色历史、地质特点和生态保护合到一起,能看出平潭的多方面价值。
(二)实践收获
团队协作能力有了较为十分突出的提升,在拍摄照片时,由于需要手持相机,没办法很好地兼顾拍摄以及保管横幅这两项工作,于是我主动请求队友帮我收好横幅,最终两人配合较为高效地完成了拍摄任务,在制作推文的过程当中,针对新闻稿的细节我和林静涵进行了反复确认,还向吴欣焓请教了排版技巧,并且与其他队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旦有问题便及时进行沟通。由此深刻体会到“独行快,众行远”这一道理,团队所有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唯有彼此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才可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四、反思与展望
(一)反思
实际做的时候,有几个地方不太到位。
一是搞问卷调查的时候,有些游客忙着赶路,不愿意帮忙填,最后收上来的数量比预想的少,而且各个年龄段的人也不均匀,这样数据就没那么准了。以后说话得简单点,别啰嗦,可能游客就愿意配合了。
二是拍照片的时候,光线没弄好,有的太亮有的太暗,特写也拍得少。之后得多练练拍照,提前想好从哪儿拍。
三是团队里沟通不及时。比如第二天行程改了,没告诉到所有人,导致有些环节接不上。以后得弄个群,重要的事在群里发公告,保证每个人都能看到,别落下谁。
(二)展望
以后我们团队打算把这次实践做得更扎实些。先把调研报告弄得更细,多分析分析数据,给平潭的红色旅游开发、保护环境、乡村振兴啥的,实实在在出点主意。然后我多拍点活动照片,再和大家一起做些宣传小视频、推文,多发几个平台,让更多人知道平潭的故事。
就我个人而言,也需要将此次所学到的内容加以运用,我应当认真练习推文写作以及拍照技能,以便在未来于媒体领域可取得更为出色的表现,在团队中所学到的协作经验,同样可以应用于班级以及社团之中,促使大家的工作进展更加顺畅。
平日里我也会较为关注红色文化以及环保相关事宜,凭借我做推文、拍摄照片所积累的经验,多多传播一些正能量,如同向曾焕乾等先烈学习那般,认真学好本领,多做实事,将红色精神以及环保理念融入到生活之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成为一个有担当、肯努力奋进的年轻人。
 
作者:陈坤明 吴欣焓 来源:福建技术师范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榴火照红团结路,春凤诊绿健康图”——阿坝州“无形妙有民宿”藏族非遗文化探索
  • 以青春微光,照基层之路
  • 以青春微光,照基层之路
  • 当我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禁毒防艾课件走进社区,看着居民们认真聆听的眼神,从最初的些许陌生到后来主动提问交流,那一刻真切感受到知识传
  • 07-1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