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大实践团黄冈行,织密全链条食品安全科普网
黄冈,2025年7月14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7月6日至13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实践团深入湖北黄冈,以"解码生产链、守护夕阳红、呵护向阳花"为主线,开展为期一周的全链条食品安全科普实践活动。通过走进企业车间、养老院、幼儿园等场景,用专业知识搭建起从生产到消费的食安防护网。
透视乳业生产链:伊利工厂的"安全密码"
7月6日清晨,实践团成员带着专业探究的热忱,走进黄冈伊利乳业现代化生产基地。在企业技术讲解人员刘涛的引导下,队员们穿过无菌参观通道,亲眼见证乳制品从原奶验收的"第一道防线",到超高温灭菌、无菌灌装的"核心关卡",再到成品抽检的"最后防线"。自动化生产线上,每15分钟一次的微生物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中控系统,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千级洁净车间""全流程可追溯"等专业术语背后的技术支撑。"原料乳的蛋白质含量必须稳定在3.2g/100ml以上,微生物指标要控制在10万CFU/ml以内。"技术人员的讲解让实践团成员、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李雪深有感触:"看似简单的一盒牛奶,背后是数十项严苛检测,这正是现代食品工业安全保障的生动体现。"
银发食安守护:养老院里的贴心课堂
"张奶奶,您看这个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定要在到期前吃完才安全。"7月10日上午,颐尔养老院的活动室内暖意融融,实践团成员正一对一地为老人们讲解食品标签的解读方法。针对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慢性病多发的特点,团队精心准备了"三减三健"膳食指南、夏季食材保鲜技巧等实用内容,用"少盐等于少生病""隔夜菜加热够不够"等生活化话题拉近距离。75岁的王爷爷在互动环节提出困惑:"我有糖尿病,能不能喝市面上的无糖饮料?"实践团中化学专业的队员谢正麟当即解答:"无糖饮料虽不含蔗糖,但可能含代糖,长期大量饮用也不利于健康,建议您优先选择白开水或淡茶水。"这场接地气的宣讲还配套发放了图文并茂的手册,手册中特别标注了适合老年人的20种健康食材和10类需谨慎食用的食品,被老人们视作"饮食安全小字典"。
童趣食安启蒙:幼儿园里的健康游戏
"红苹果是健康的,发霉的面包是危险的,小朋友们快把它们分到不同的篮子里!"7月12日,赤壁中心幼儿园的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食品安全分类赛"正在进行。实践团成员冯珂化身"健康魔法师",用动画短片演示细菌如何通过脏手进入身体,借助儿歌教唱"七步洗手法",还设计了"模拟超市"游戏,让孩子们在挑选玩具食品的过程中学会识别QS标志。5岁的王佳琪小朋友在活动后认真地对老师说:"姐姐告诉我,路边的辣条不能吃,饭前要洗手才能不生病。"整个团队还向幼儿园捐赠了《小熊食安历险记》系列绘本,这些由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自编的故事,通过小动物的冒险经历传递"生熟分开""不吃陌生人食物"等安全理念,为孩子们埋下健康饮食的种子。
实践赋能食安:专业力量下沉基层
从现代化工厂的安全管控到老年群体的饮食健康,再到幼儿的习惯养成,此次实践活动构建起覆盖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全链条科普体系。带队教师许庆彪教授表示:"食品安全科普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要让专业知识走出实验室、走进生活场景。大学生发挥学科优势,用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既是对专业能力的锤炼,更是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据悉,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已连续8年组织食品安全实践团,足迹遍布湖北12个地市州。接下来,团队将根据本次实践收集的120余条公众食安困惑,制作成系列科普短视频,通过地方融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让更多人受益于科学的饮食指导,为筑牢基层食品安全防线持续贡献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高荣慧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高荣慧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