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界碑传星火,以下乡悟初心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小朋友们红色初心,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7月9日,新疆政法学院法学院“戈壁育红心”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44团11连天福美苑社区,组织了一场观影活动。队员们以三号界碑为桥梁,为社区的孩子们送上了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界碑无言,见证岁月峥嵘
影片的开头是界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实践团负责人连章洁为孩子们带来意义深远的讲解。她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明白背后的历史故事,深刻感受到课本中“一寸山河一寸金”,另一位讲解老师马辰旭向孩子们解释,界碑是国境线上的标点,是最沉默的也是最坚定的标点,而影片中的界碑静卧在海拔1200米的山脊线上,这时再努热小朋友向老师提问,说这些界碑上为什么有青苔,但是中国两个字这么明显?“因为界碑是标志中国和其他国家范围的标志,这些界碑也见证了中国的繁荣昌盛”连章洁回答道。
村寨有声,延续守边故事
在课间讨论的环节时,三下乡小队成员刘双熠,给孩子们讲了“界碑爷爷”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一位老民兵为守护界碑,在暴风雪中迷路,最终冻死在离碑体不足十米的地方。“现在的娃娃们不爱听旧故事喽,但这故事得有人记着。”村民小组长王婶把队员们拉进自家堂屋,翻出珍藏的老照片:泛黄的影像里,年轻的民兵们肩扛界碑部件,在没膝的积雪中跋涉。小朋友们眼角泛出泪光,对界碑爷爷的故事很感动。团队成员王京跟小朋友们说,我们身处在兵团,更应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声音,正是红色基因在心中生根的见证。
青春接力,传承界碑精神
“戈壁育红心”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年轻力量,将以实际行动发扬兵团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为青少年的红色教育贡献绵薄之力,这场跨越时空的观影活动,让沉默的界碑有了新的生命力,让小朋友的心里有了新的故事,让年轻的心灵里,种下了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让身处兵团的小朋友更加了解兵团,更加热爱兵团。
红色担当,彰显初心使命
活动的尾声,新疆政法学院“戈壁育红心”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成员进行了课程的回顾与总结,并表示在今后的“三下乡”活动中将携手并肩,让社区儿童度过一个快乐并有意义的暑假,感悟爱国主义,践行实践团成员的红色担当,彰显初心使命。
作者:刘双熠 来源:新疆政法学院“戈壁育红心”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诗韵润红途,经典砺心志
- 7月9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实践基地开展“红途诗歌”主题活动。该活动以经典诗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