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看看,这种免费领鸡蛋的短信可得多留个心眼儿!”7月4日,新兴社区的楼道里格外热闹。重庆移通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移綦安”理论普及宣讲团的戏娃们,正迎着37°的烈日,带着精心准备的“反诈宝典”,挨家挨户敲开了居民的门,一开展反诈宣传与调研工作,用实际行动为社区的反诈安全建设贡献力量。
社区服务中心的长条桌前,宣讲团成员们和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激烈的讨论着:“咱们这儿哪种骗局最多?”“叔叔阿姨们最容易被啥套路?”“老人多吗,他们有被骗过吗?”摸清了底数,同学们立刻化身“反诈小卫士”,兵分几路,开启了“扫楼”模式。
“咚咚咚”的敲门声后,是一张张年轻热情的笑脸。“爷爷,最近有没有接到奇怪的电话?”“阿姨,刷单返利可不能信啊!”同学们不光是递上色彩醒目的宣传手册,更搬着小板凳,坐在居民身边,掰开了揉碎了讲案例、教方法。给大爷爷奶奶们重点讲“保健品陷阱”和“冒充子女要钱”;跟年轻人聊,就提醒“网络贷款”和“游戏交易”的坑。手把手教老人设置手机拦截,帮年轻人识别诈骗链接,现场气氛既认真又亲切。
夕阳西下时,队员们的调研本写得满满当当,衣衫上也结出了白色的汗碱,嗓子也因不断讲解变得沙哑。“今天走了 23 层楼,发了 286 份手册,收集到57 条真实反馈。”小组长翻着记录感慨,“当看到王奶奶把反诈口诀念给邻居听时,突然觉得再热再累都值了。” 一句句朴实的叮嘱,一次次耐心的解答,让反诈知识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在这走街串户的烟火气里,扎下了根。
撰稿:崔聪慧
图片:牟柏霖、向静、鲁疆川
指导老师:周江琴 廖炳屹
稿件来源:戏剧影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