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茨坪镇下庄村非遗传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通讯员:龚文君)为深入挖掘红色非遗文化内涵,助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7月5日上午,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井冈山市茨坪镇下庄村,聚焦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草鞋编织技艺开展调研与传承推广活动,旨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助力非遗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
  下庄村地处井冈山核心景区周边,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在革命战争年代,草鞋作为红军战士的重要装备,伴随着他们翻山越岭、浴血奋战,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如今,编草鞋这门传统技艺虽面临传承困境,但在当地仍有几位老人坚守着这份古老手艺。

图为传承人展示编草鞋过程(卢俊宇 供图)
  实践团队抵达下庄村后,首先拜访了村里的非遗传承人李大爷。80多岁的李大爷从事编草鞋已有60余年,手法娴熟,经验丰富。在李大爷家中,他热情地向团队成员展示了编草鞋的全过程。从挑选稻草、苎麻等原材料,到搓绳、编织、收口,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老一辈手艺人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热爱。

图为传承人展示编草鞋过程(卢俊宇 供图)
  为了更全面了解编草鞋技艺在当地的传承现状,团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下庄村村民展开调研。结果显示,年轻一代对编草鞋技艺了解甚少,超80%的年轻人表示从未尝试过,且缺乏学习的渠道和动力。同时,编草鞋经济效益较低,制作一双草鞋耗时数小时,却只能售卖几十元,难以吸引年轻人投身传承。

  图为传承人叙述编草鞋传承现状(卢俊宇 供图)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队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传承推广活动。他们利用专业所学,设计制作了精美的编草鞋宣传手册,将编草鞋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文化价值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发放给村民和游客。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团队举办了编草鞋体验活动,邀请李大爷现场教学,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参与。大家在实践中感受编草鞋的乐趣,也对这门非遗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宣传非遗传承(卢俊宇 供图)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深入体验了井冈山红色文化与非遗魅力,更在传承编草鞋技艺的过程中,为下庄村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水土保持学院实践团后续将持续关注下庄村编草鞋技艺传承,计划建立长期帮扶机制,定期组织志愿者前来开展教学活动,开发与编草鞋相关的文创产品,探索更多传承与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作者:江西水利电力大学 来源:江西水利电力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从校园到田埂,城建学子的三下乡调研,在鲁山,听土地说话
  • 探寻茨坪镇下庄村非遗传承之路
  • 三下乡|江西农业大学“红忆玉山,薪火相传”研究生实践团:北上抗日不可忘 红色基因不可抛
  • 万灵探秘第五弹——三下乡“变形记”:大学生白天当“清洁工”,晚上做“主播”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