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学子走进铁门关,将军河畔解码兵团精神
为传承兵团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充分利用兵团红色历史文化场馆资源开展实践育人,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南疆寻访兵团故事实践团于7月5日正式启程。全体队员精神饱满,誓言铿锵,表达了传承红色基因、贡献青春力量的坚定决心。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南疆寻访兵团故事实践团出发前合影李世杰供图
7月6日上午十时,实践团师生一行至第二师渤海教导旅纪念馆、红石榴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触摸历史脉搏、感悟兵团精神的沉浸式学习。
渤海教导旅纪念馆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影像资料和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渤海教导旅从山东渤海之滨转战千里、进驻新疆,最终投身屯垦戍边事业的壮阔历程。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兵团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兵团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南疆寻访兵团故事实践团参观第二师渤海教导旅纪念馆王新宇供图
红石榴博物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融合红色历史和各民族文化,是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窗口。通过观摩和聆听讲解员讲解,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深厚底蕴和一代代二师人对于兵团的坚守。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南疆寻访兵团故事实践团参观铁门关市红石榴博物馆王新宇供图
下午六时,实践团成员深入铁门关市河北花苑社区,围绕基层文化资源需求与供给进行调查访谈。居民们纷纷向实践团成员讲述自己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和期望,实践团成员朱婉滢表示:“基层职工最真实的心声,让我们触摸到文化资源供需之间那道亟待弥合的缝隙,每一句质朴的诉求都是最珍贵的调研收获。”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南疆寻访兵团故事实践团对职工进行访谈王新宇供图
此次从出征到参观红色文化场馆再到深入基层调研,使得兵团精神如春雨般无声浸润团队成员的心田,在他们心中深植下爱国戍边的信念种子。这次“三下乡”活动,必将化作青春奋斗的深沉动力,激励着新一代青年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边疆。
文字:马婉盈、何雨薇、李雯
图片:王新宇
指导老师: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