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指尖艺术 走近乡村书院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探寻指尖艺术 走近乡村书院

——重庆师范大学“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酉阳文化调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使命,7月6日,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走进酉阳县何家岩村,开展以非遗苗绣和乡村文化为主题的调查与访谈,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当天上午,志愿服务团成员们首先走进了何家岩村的苗绣传习场所。苗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湛的刺绣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遐迩。何家岩村的苗绣作品不仅在图案中融入了苗族的自然崇拜、生命礼赞,还承载着千百年来民族文化的记忆与情感。绣娘们一针一线间,织就的不仅是绚丽多彩的艺术品,更是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
 
图1.绣娘手部观察图
        在访谈中,苗绣传承人向队员们讲述了她与苗绣的故事:从外婆手中的绣花针到她如今教授的青年学徒,岁月在指尖流淌,非遗文化在薪火相传中焕发新生。然而,她也坦言,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苗绣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传承者数量匮乏的困境。
 
图2.服务团成员与绣娘学习图片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服务团成员们在绣娘的指导下,尝试亲手制作苗绣。他们一针一线学习基本针法,从简单的平针、锁链针开始,体验苗绣独特的韵律和耐心。初次拿起绣花针的同学们在操作中虽略显生疏,却也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到了指尖艺术的精妙与工匠精神的坚守。这段体验让队员们更加理解了非遗传承的不易,也激发了他们探索“非遗+青年”创新保护路径的热情。
 
图3.苗绣工坊绣娘与服务团合照
        下午,志愿者们来到明得书院调研。这座由旧粮仓改造而成的新式书院,既保留了老建筑的厚重历史感,又增添了现代设计元素,成为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队员们在书院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并交流,深刻体会到文化载体的活化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让文化记忆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图4.明德书院外部图
        此次文化调研不仅让“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成员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增强了他们服务乡村、投身基层的责任感。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新时代非遗保护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径,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作者:陈渝、秦采弈、赵曼、闵玉琳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万灵探秘第四弹——老少共绘红色卷,青春逐梦柳院行
  • 探寻指尖艺术 走近乡村书院
  • 探寻指尖艺术 走近乡村书院
  • 一针一线传承文化根脉,一书一院赋能乡村振兴。重庆师范大学“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深入酉阳县何家岩村,开展非遗苗绣与乡村书院文化调
  • 07-06
  • 童心筑梦再续力,稻虾田畔问农需 ——合工大学子暑期三下乡实践进行时
  • 夯实安全根基 激活运动潜能——吉大实践团湘西支教赋能乡村儿童全面发展
  • 行走数公里:红色信使重走革命长征路
  • 聆听科学故事 播种科学梦想
  • 聆听科学故事 播种科学梦想
  • 7月6日,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七彩假期团队于翠湖雅居社区开展科学启蒙活动,分享钱学森、袁隆平等科技名人故事,开展“未来科
  • 07-06
  • 躬耕沃土探“碳”路,智慧农业谱新篇——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耕新野,研碳迹”乡村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