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福州市长乐区“绿伞领航,数智惠农”实践队师生一行,前往吴航街道洋锦社区开展人工智能科普宣讲和社情民意调研活动。
智慧课堂开讲,点燃科技热情
实践队走进洋锦社区,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科普盛宴。活动现场,实践队员们化身“科技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案例,向小朋友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从智能语音助手到无人驾驶汽车,从图像识别技术到智能家居系统,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原本晦涩难懂的科技知识变得鲜活起来。现场还设置了趣味拼图挑战,拼图展现未来科技、虚拟现实场景,小朋友们动手拼接,仿佛触摸到了未来科技的脉搏,大家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举手提问,与队员们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深入调研民情,倾听百姓心声
在科普宣讲的同时,实践队员们还开展了社情民意调研活动。他们走街串巷,向社区居民发放精心设计的社会调查问卷,围绕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科技应用等方面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队员们耐心细致地向居民解释问卷内容,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
“希望社区能多举办这样的科普活动,让我们了解更多新知识。”“要是小区里能多一些智能便民设施就好了。”居民们纷纷畅所欲言,队员们将这些宝贵的意见一一记录下来,不仅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方向,更将及时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助力他们深入了解居民需求,优化社区服务与管理。
倡导绿色生活,共筑环保理念
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社区的重要一环。实践队员们将垃圾分类知识科普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物品图片展示和生动形象的讲解,向居民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意义、标准和方法。“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要单独投放”“厨余垃圾要沥干水分再投放”,队员们耐心地解答居民们的疑问,帮助大家纠正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误区。居民们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加注重垃圾分类,为美化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趣味游戏互动,深化环保意识
为了让垃圾分类知识更加深入人心,实践队员们精心设计了垃圾分类小游戏。游戏现场,模拟垃圾桶的投壶和各类垃圾卡片整齐摆放,居民们热情高涨,踊跃参与。大家通过抽签选取题目,随后将代表“垃圾”的箭精准投入相应投壶。
“我来试试!”一位小朋友自信满满,抽到“过期药品”卡片后,准确地将箭投进了“有害垃圾”桶,赢得了现场一片掌声。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居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提高了环保意识。游戏结束后,队员们为每一位参与的居民都送上了小礼品,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此次活动不仅为洋锦社区的居民们带来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和环保理念,也让实践队员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接下来,实践队还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建设美好社区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