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6月28日,精武武校的训练场上热闹非凡,湖北医药学院“医武同心”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正手把手教武校学生练习心肺复苏,而就在几小时前,他们还围坐在一起,听肖道长讲述武当武术与道教文化的渊源。这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成了校园里最亮眼的风景。
听道长说“道”,触摸传统文化根脉 “武当武术讲究‘以柔克刚’,这背后是道教‘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活动一开始,精武武校的肖道长带着志愿者们走进校内,青瓦灰墙间,道长从太极八卦讲到养生之道,从武术招式聊到为人处世。
“原来‘打太极’不只是锻炼身体,更是在修心啊!”来自湖北医药学院的志愿者小李一边做笔记,一边感叹。志愿者们还跟着道长学了几招基础的武当拳,体会到“行云流水”的动作中蕴含的平衡之道。“以前觉得传统文化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它就在这些招式和道理里。”小李说。
急救技能进校园,青春力量护平安 “遇到有人晕倒,先判断环境安全,再拍打呼唤……”下午的急救培训环节,志愿者们摇身一变成为“老师”。他们带来模拟假人、绷带等教具,用动画短片演示流程,现场示范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和止血包扎的正确方法。
武校学生们学得格外认真。15岁的小宇练拳多年,身手矫健,可面对“伤员”却有些手忙脚乱。“包扎时要先按住出血点,绕圈要松紧合适。”志愿者耐心纠正,小宇反复练习,终于掌握了技巧。“以后训练时要是有人擦伤、扭伤,我就能帮上忙了!”他举着缠好绷带的手臂,笑得一脸自豪。
两个小时的培训里,学生们围着志愿者问个不停:“溺水了能直接做心肺复苏吗?”“流鼻血时该仰头还是低头?”志愿者们一一解答,还留下了自制的急救知识卡片。
双向奔赴的成长,青春与传承共闪耀 “他们教我们救人的本事,我们带他们感受武术的魅力,这样的交流太有意义了!”武校学生小婷说。而志愿者们也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认识。“武当文化里的‘养生’和我们学的‘健康’其实是相通的,都是为了让生命更有质量。”志愿者领队说。
夕阳西下,活动在合影中结束。快门按下的瞬间,有人举着刚学的太极手势,有人展示着包扎成果,笑容里满是收获的喜悦。这场跨越校园的交流,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也让青春力量传递了温暖——正如肖道长所说:“无论是练拳还是救人,守住初心,护住生命,就是最好的成长。”
(通讯员: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