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西安培华学院“话达阡陌,语润青禾”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对乡村发展的热忱,奔赴西安市高陵区船张村,开启了一场以普通话推广为纽带,赋能乡村发展、助力文化振兴的实践之旅。
深入田间地头,推普扎根乡村
船张村,这座位于高陵区西南方的典型农业村落,宛如一幅质朴的田园画卷。然而,长期使用方言的村民们,对普通话的认知和应用存在局限。西安培华学院“话达阡陌,语润青禾”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走进村民的生活,通过走访调研,精准把握了村民的语言需求。
团队成员们借鉴全国优秀推普团队的宝贵经验,结合船张村的独特村庄特色,精心制定了“分层推广”方案。针对儿童,团队开设了趣味语言课堂,以绕口令、古诗词朗诵为载体,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普通话学习的兴趣,让普通话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面向中青年群体,团队开展了实用场景对话培训,围绕农产品销售、旅游服务用语等实际场景,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普通话,提升就业竞争力;为老年人提供慢速跟读练习,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减少沟通隔阂,让普通话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多元宣传并举,营造语言新风尚
为了营造浓厚的普通话推广氛围,团队在村内设立了“推普宣传角”,张贴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海报和标语,吸引着过往村民的目光。同时,队员们利用村夜市等人流密集区域,积极发放精心制作的宣传册,向村民们普及普通话知识。
结合高陵区“北跨战略”发展背景,队员们向村民们深入阐释普通话对于就业创业、区域协作的重要意义,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桥梁。此外,团队还巧妙地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将“泾渭分明”这一独特的地理特征、特色美食如土豆片夹馍等融入教学案例,让普通话学习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增强了语言学习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让普通话在船张村的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校地协同创新,实践硕果初显
西安培华学院,这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高校,近年来始终致力于探索服务地方发展的新路径。在本次活动中,团队充分发挥了高校的专业优势,中文专业的学生录制了方言与普通话对比音频,让村民们直观地感受到普通话的规范与魅力,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教学,为普通话推广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短短一周内,团队累计授课80余课时,覆盖村民300余人次。在团队的精心引导和耐心帮助下,多位村民表示“敢开口、能用上”,普通话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船张村的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坚守推普路,青春赋能再启航
“话达阡陌,语润青禾”,这个富有诗意的团队名称,寓意着让语言通达田野,以文化滋润禾苗,承载着培华学子服务乡村的初心与使命。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语言推广活动,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互鉴。村民们向团队传授着玉米种植的丰富经验,队员们则用普通话讲述着新时代的故事,彼此之间构建起了一座双向赋能的坚固纽带。
未来,西安培华学院“话达阡陌,语润青禾”团队将继续坚守推普之路,计划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定期回访船张村,巩固推普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语言动力,让普通话的种子在更广阔的田野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乡村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