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广普通话,推动乡村向上、向善发展,2025年7月1日,河南城建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音正行远,同音共行”实践团队带着知识、热情和创意走进乡村,让标准普通话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镇肖老庄村的一所小学,实践团成员在此进行着“科学及生物实验系列”,通过显微观察与知识讲解,系统提升学生们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增加学生们的知识储备,探索推普活动新道路。实践团成员在教室中放置了数个显微镜,指导学生们进行植物细胞结构观察,然后为他们讲解细胞的结构,同步学习“叶绿体”“高尔基体”等专业名词的标准发音,让孩子们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也能学习到科学知识。此外,实践团成员们也为表现优秀的同学颁发了奖状,鼓励学生们使用普通话、说好普通话。

语言是种子,落在乡土里,终会长成参天大树,托举起孩子们的未来。在此次推普活动中,实践团队创新性的融合生物科学探究与普通话推广,具象化的科学认知有效促进了专业术语的准确习得,观察描述环节更加强了描述性语言的逻辑组织能力。这一活动为推普工作提供新方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