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河南城建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音正行远一一同音共行推普实践队”实践团走进乡村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植物探秘+普通话推广”三下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与语言文化的融合,激发乡村儿童对科学探索与语言学习的兴趣,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与文化振兴。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先带领同学们初步认识显微镜。然后手持色彩斑斓的植物切片标本,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介绍洋葱、南瓜、薄荷和向日葵等切片,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积极提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随后,实践团的成员们带领同学们有序观察这些切片,去感受植物的奥秘。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植物世界的神奇,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与语言学习的种子。
图1为实践团成员为同学们介绍显微镜的结构 马志兰摄
图2为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讲解植物切片 马志兰摄
图3为孩子们有序观察切片 马志兰摄
此次“显微探绿韵,童语诵华章”活动,是河南城建学院三下乡实践的生动缩影。实践团成员用知识与热情,在乡村的土地上书写着青春故事,既点亮了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又为推广普通话、促进乡村文化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河南城建学院生科实践团的此次科普与语言推广活动,不仅丰富了乡村儿童的科学知识,也促进了普通话的普及,为乡村教育与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期待更多类似的活动能够在全国各地的乡村学校开展,让科学与文化的光芒照亮更多乡村儿童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