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语言推广深度提升,丰富乡村教育形式,提升乡村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河南城建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音行正远——同音共行”推普实践队于6月30日在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镇肖老庄的小学开展了别具一格的“汉字文化之旅”普通话挑战赛 。
在“汉字文化之旅”普通话挑战赛中,“拼字关”里,实践队准备了大量偏旁卡片,将小学生们分成4组。孩子们迅速进入状态,争分夺秒地用偏旁拼字,现场气氛紧张热烈。每当有小组成功拼出特定字词,志愿者就会做出相应解读,如拼出“仁”字,孩子们就想到了“仁者爱人”,在学习《论语》的同时,在欢乐中感受普通话的魅力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读好句关”环节,每组依次抽取红色句子卡片,小组成员们齐心协力,认真讨论句子的断句、重音。有的小组为了读得更流畅,反复练习,最终在规定时间内正确流畅地朗读出来,赢得阵阵掌声 。
图为同学们进行拼二十四节气词语活动场景 梅瑞摄
同时,实践队设计“经典传音筒”互动。提前挑选《论语》短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普通趣味语句,如“春天的花会开,鸟儿自由自在”,分别写在不同卡片上。学生们分成若干列,排头学生认真查看《论语》句卡片内容后,小心翼翼地轻声传给下一位同学。在传递过程中,由于方言习惯、发音不准等问题,信息出现偏差,引发阵阵欢笑。传递结束后,揭晓原句,志愿者重点讲解《论语》语句含义,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的儒家“恕道”,引导孩子们讨论“信息传递会变,经典智慧不变”的感悟。随后用普通语句再进行传声,活跃氛围。最后,评选出“最佳传声队” 。
图为同学成功拼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照片 梅瑞摄
图为志愿者为“最佳传声队”队长颁奖
这次活动将汉字文化教育与语言推广结合,以趣味形式激发孩子语言学习热情,拓宽乡村文化教育渠道,让孩子们在中华传统文化文化的熏陶下,不仅提升普通话水平,而且领略了《论语》和节气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