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池州学院实践团赴广德市东亭乡开展“指尖非遗,笔下乡标”美丽乡村设计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6-2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标识设计融合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挥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6 月 24 日,池州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 “指尖非遗,笔下乡标” 美丽乡村设计实践团奔赴广德市东亭乡,对高峰村、沙坝村、阳岱山村开展系统性、专业性调研,全面采集美丽乡村设计的一手资料。​

         实践团首站走进明德扇业非遗工坊。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扇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王亚凌的专业引领下,实践团成员对竹扇从选材、劈篾到制扇的全流程传统工艺进行了系统考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明德扇业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文创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持续的文创升级实现品牌创新突破。其为东京奥运会定制的特色伴手礼,以及与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知名品牌的跨界联名设计,不仅彰显了传统竹扇工艺的独特魅力,更生动诠释了 “非遗 IP + 现代设计” 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市场竞争中的破圈价值,为实践团构建非遗数字化转型模型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典型范例。​
 

         随后,实践团来到唐氏竹编传承基地。在这里,“薄如蝉翼、细如发丝” 的传统竹编技艺令成员们赞叹不已。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该传承基地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 “企业 + 农户” 的创新发展模式,有效带动 80 余名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这一成功实践充分印证了传统手工艺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强大的 “造血” 功能,为探索非遗文化赋能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经验样本。​

         在长三角国际马术赛事中心调研时,实践团捕捉到 “体育 + 文旅” 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该中心立足广德竹乡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创新打造将马术赛事与非遗体验有机结合的特色文旅产品。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设计专业知识优势,对竹编纹样、扇面元素进行深入解构与创意重组,并巧妙融入马术主题文创设计之中,计划围绕此开发系列品牌 IP 及视觉宣传体系,旨在通过文创手段进一步提升文旅项目的文化内涵与市场吸引力。​

         当日下午,实践团抵达沙坝村后,迅速开展 “政民双轨” 调研工作,全方位挖掘乡村发展潜力。其中一组深入了解当地农业发展情况,重点聚焦 “特色研学基地” 等创新农业项目,以及 “人造天河” 水利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为乡村产业规划积累详实资料;另一组则以问卷调查为沟通桥梁,深入村民家庭,广泛收集村标设计建议,切实将群众智慧融入乡村品牌建设规划之中,成功构建起 “政府主导、村民参与” 的乡村品牌共建机制。此外,实践团还走进梅里野奢研学基地,实地观摩荷花种植景观,与相关负责人深入探讨 “农业 + 研学 + 旅游” 的融合发展新模式,为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在阳岱山村,实践团着重了解当地茶产业、中药材种植及苗木经济的发展现状。村书记详细介绍了近年来该村在推动竹子深加工产业链延伸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目前已开发出礼盒、伴手礼等特色产品,但在品牌辨识度提升方面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在以竹产业闻名的高峰村,实践团沿着 “竹乡画廊” 细致考察各类竹文化资源,深度汲取创作灵感,力求在乡村标志设计和文创产品设计中精准注入东亭发展理念,展现乡村独特魅力。​

         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综合运用实地勘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多元研究方法,构建起涵盖产业经济、生态资源、文化特色等多维度的调研路径,全面、深入、系统地掌握了东亭乡各村的发展现状与特色优势。后续,实践团将充分整合调研成果,深度融合非遗元素与乡村特色,精心为乡村定制特色 ID 与文创设计方案,并围绕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等重点方向,提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发展建议,以实际行动助力广德市东亭乡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质量实施。
 
作者:王叶、漆文佳、毕亦婷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筑梦健康”实践队走进福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用爱解码健康,用心共筑成长
  • 南昌医学院药学院“青创乡行·多维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 2025年南昌医学院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药学院奔赴井冈,三下乡热情启航”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